聂元春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郭建民
4月3日,记者从自贡市贡井区法院获悉,为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切实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贡井法院开展了为期3天的2025年“涉民生小额案件专项集中执行”行动。此次行动聚焦小额案件,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旨在通过高效执行,落实查人找物,推动案件实质性解决,以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宗旨。
行动前,贡井法院执行局对涉民生小额案件进行了全面梳理,制定了详细的执行方案,明确执行重点和目标,针对每一起案件制定了个性化的执行策略,确保执行工作有的放矢。
执行缩影一
被执行人:“哪个遭得住你们天天蹲守哦!”
这是一起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标的为3万余元。被执行人李某多次承诺履行还款义务,却始终未付诸行动,甚至玩起了“消失”,试图逃避法律责任。执行干警通过深入调查,发现李某行踪不定,且具有较强的反侦察意识。为了将李某带回法院,执行干警决定采取夜间行动。经过连续多日的蹲守,终于在一个夜晚成功将李某带回。
经调查,执行干警发现李某的手机微信账户每月资金进出频繁,金额高达数万元,这与他拒不履行还款义务的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面对确凿证据,李某仍心存侥幸,拒不配合执行工作。法院依法决定对其实施拘留措施。在法律的威严震慑下,李某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立即现场凑齐了3000元,并主动提供了其房屋拆迁补偿信息。办案法官迅速核实相关信息后,依法予以提取,该案得以顺利执结。
执行缩影二
被执行人:“什么?你们这也知道了?还要罚我款,马上履行……”
另外一起是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双方均为企业。被执行人在春节前经本院执行法官约谈,同意分期履行,但后来一直未兑现。在本次执行中,法官传唤了在外地的被执行人公司法定代表人彭某。
到院后,彭某仍然表示公司目前债务缠身,没有履行能力。执行法官果断指出:虽然经法院调查,被执行人公司名下无可供执行财产。但据了解,该公司在外面有未回收的工程款,并未如实申报,法院据此可以对公司和法人进行处罚。
面对司法威慑,彭某转变了态度,主动提出马上申报。法院根据彭某提供的线索,联系其中一家公司,当场执行到位89000元。
据悉,此次专项行动成果显著,共出动执行干警36人次,警车8辆,拘传被执行人4人,拘留2人,执行到位金额39.65万元,执结案件19件,不仅成功执结了一批涉民生小额案件,还对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被执行人形成了强大威慑。行动期间,一些被执行人在看到法院执行力度后,主动联系法院,履行还款义务,有效维护了法律的威严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贡井法院执行局负责人表示,此次专项集中执行行动是法院积极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重要举措。贡井法院将继续加大执行力度,持续关注涉民生案件,不断创新执行路径和举措,强化执行联动机制,形成执行合力,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