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法院用司法大数据精准排查,打击“骗婚”行为

  
2025-03-25 13:08:14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罗孝伟

“两人一马,明日天涯。三餐四季,余生芳华”。这样的爱情很多人都向往在众里寻他千百度之后这个TA终于出现了。当你以为自己遇到了“爱情”殊不知已经掉入了骗子精心编织的“爱情圈套”。

近日,大英法院依法审结一起依靠司法大数据发现的女孩与其母亲合谋“出嫁自己”骗取多人彩礼共计63万元的诈骗案件,两人均因诈骗罪获刑。

案情回顾

2024年3月,大英法院在审理中发现同一名被告存在多起婚约财产纠纷的关联案件且在执行中拒不履行,经综合分析发现可能涉嫌“骗婚”行为。大英法院依法向公安机关移送线索及相关涉案证据,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经法院审理查明,2021年至2024年期间,被告人廖某以相亲、订婚为幌子,通过索要见面礼、结婚彩礼、借款为由,先后骗取被害人胡某、李某等8人财物共计人民币63.716万元。被告人邓某(廖某母亲)明知被告人廖某以相亲、订婚的名义骗取见面礼、结婚彩礼,仍与廖某共同骗取被害人李某、杨某等7人财物共计人民币45.036万元。

法院审理

被告人廖某诈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被告人邓某诈骗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根据本案的事实、性质、情节、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法院最终判决被告人廖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邓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二人按照各自违法所得退赔各被害人损失。

法官提醒

“婚骗”让不少家庭叫苦不迭,正常婚恋氛围遭受严重破坏。对于隐蔽在涉彩礼纠纷背后的“婚骗”行为,单靠被害人自身,往往很难取证维权。人民法院利用司法大数据等手段,精准排查涉彩礼纠纷多次闪婚闪离的可疑分子,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协同发力治理“骗婚”行为。对于以结婚为幌子,要挟哄骗钱财的行为,不仅要返还相应的钱财,更要对涉嫌诈骗、伪造证件等相关犯罪的行为,深挖严查,加以打击。以司法助推移风易俗,减少“婚骗”们“借婚谋财”的逐利目的。

在婚恋过程中我们要详细了解对方的个人信息、婚姻状况等具体信息必要时需对相关信息进一步核实。若对方以各种理由索要钱财要提高警惕、认真辨别看清眼前是“甜蜜的蛋糕”还是隐藏的陷阱,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保护好自己的感情和财产安全。

编辑:谢梦吟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