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志愿者共护沙河碧水!成都这场活动邀你一起"打卡"生态治理新模式

  
2025-03-25 13:12:18
     

市检宣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王一多

   春风拂柳,碧水潺潺。3月23日下午,沙河城市公园内响起《小水滴的小美满》的歌声。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来临之际,100余名志愿者、公益诉讼检察官、水利专家们共同开启“同心护碧水 共建幸福河”志愿服务活动。这场由成都市检察院、成都市水务局、成都市节约用水监管事务中心、成都市河道监管事务中心四部门联合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开展的“检察蓝+生态绿”志愿服务活动,让市民实践了成都“行政监管+公益诉讼+公众参与”生态治理新模式。



   “重点推进强化地下水资源保护,打造的公益诉讼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获全国竞赛一等奖;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00余件,推动清理被污染河道12公里;办理涉‘电、毒、炸’等非法捕捞水产品公益诉讼案件17件,共计放归鱼苗20万余尾.....”成都市检察院检察官汤博为对2024年涉水相关公益诉讼情况进行通报。一项项数据、一个个案例,彰显着检察机关在水资源保护方面的坚定决心与有力行动。
成华区检察院检察官周丹则向公众讲解公益诉讼如何为生态撑起“保护伞”,教会大家用法治力量保卫蓝天、碧水和净土。

随后,成都市节约用水监管事务中心胡筱琼带来“节水护水”主题宣讲。从家庭用水的小妙招到城市水网的科学管理,让大家在生活中积极践行如何让每一滴水物尽其用。
    而成都市河道监管事务中心一线工作人员张春和讲述了作为一名护河人的坚守,让观众听见了河流的“呼吸声”,感受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背后的汗水和担当。

当天,成都市检察院“益路蓉行”志愿服务队与成都市节约用水监管事务中心“蓉城小水滴”节水护水志愿服务队、成都市河道监管事务中心“我在成都有段河”志愿服务队、省水利厅“蜀水夕阳红”义务宣传队、市水务局“蓉城金秋”志愿服务中队签订“互为志愿者合作”协议。据介绍,本次合作意义非凡,各支志愿服务队将各自发挥专业优势,从不同维度,共同为成都市生态环境保护注入强大动力。


检察官、河道监管中心一线工作者、志愿者们前往沙河公园辖区河道开展联合巡查志愿服务。成都市河道监管中心“我在成都有段河”志愿者现场普及巡查要点——如何辨别水体异常?如何进行岸线维护?怎样记录河道问题?从观察一片漂浮物到举报一处暗管,志愿者们深刻体会巡河的核心职责就是当好河湖的“健康管家”,形成“人人守护家门口碧水”的新风尚。

 

 



 


 

公园里,“生态守护者”互动体验让环保行动变得鲜活可感,市民通过“打卡闯关”解锁节水护水的生活智慧。市民张女士带着孩子完成“成都水系拼图”,解锁锦江、沙河、江安河等水域生态故事,了解成都河流文化和治理历程。

“小水滴”志愿者向市民宣传家庭节水小妙招,呼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珍惜水资源。公益诉讼志愿者积极邀请大家加入“益路蓉行”公益诉讼志愿者队伍,一起维护公共利益。现场溺水急救知识学习生动实用。志愿者演示溺水救援的绳结技术和救生设备的正确使用,市民们纷纷上前体验。
背景资料:

成都市水资源形势

成都多年平均人均占有本地水资源量约为全省水平的1/4、全国水平的1/3和世界水平的1/10。目前成都市已被列为全国400个缺水城市之一,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区域性缺水、季节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的矛盾相互交织。科学用水,合理用水,杜绝用水浪费,有效地使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是适应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持续发展的需要。

 

编辑:谢梦吟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