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欣璐
3月21日,成都环境资源法庭与重庆环境资源法庭在成铁中院召开成渝环境司法协作座谈会,共商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发展,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司法路径。四川高院环境资源审判庭二级高级法官高峰、重庆高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叶欢等到会指导。成铁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徐翔,重庆五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赵翎,成都环境资源法庭、重庆环境资源法庭及相关基层法院领导和同志参加会议。
座谈会上,成都环境资源法庭、重庆环境资源法庭负责同志分别通报了各自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情况。与会人员聚焦川渝环境资源司法协同机制创新,围绕长江流域生态保护、跨区域污染协同治理、环境资源案件裁判规则统一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会议指出,近年来川渝两地法院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紧扣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持续深化司法协作。自2021年川渝首个环境资源司法协作巡回法庭在重庆江津揭牌以来,两地法院已建立跨域案件联合审理、重大生态问题协同处置等多项机制。四川高院指导沱江上、中、下游沿岸法庭结对共治,毗邻明月山的川渝“两地五方”法院共建绿色发展法治联盟,川渝司法协作已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集成”。
2023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批复设立重庆环境资源法庭、成都环境资源法庭以来,两地法庭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以深化环资案件集中管辖为抓手,以推动环资审判专业化发展为主线,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司法担当,不断提升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司法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水平。在刚刚结束的第一届全国环境资源法庭联席会上,八家环境资源法庭共同发布了《加强环境资源法庭专门化审判工作,持续推进环境资源审判改革创新的共识》,两地法庭要以“共识”为目标、从三方面发力,不断提升两地环境司法协作水平。
深化跨域协作。两地法庭要在两省(市)高院的指导下,草拟并签订《长江上游生态司法保护协作框架协议》,建立重大案件联合督办、应急事件协同处置等机制,提升环境治理效能;
强化能力建设。联合开展环境资源审判人才互派交流,联合召开专业法官会,共建专家智库,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司法能力
拓展法治宣传。共同打造“长江生态司法保护长廊”,发布典型案事例、白皮书,讲好川渝共护绿水青山的法治故事。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参观了成都环境资源法庭智慧展厅,成铁中院立案诉服大厅、审判事务集约中心、院史文化长廊和见山书屋。此次活动标志着川渝环境司法协同进入新阶段。成都环境资源法庭、重庆环境资源法庭将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继续发挥专业化审判优势,以司法之力守护长江上游碧水蓝天,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书写绿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