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马超
3月 14日,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位于绵阳科技城新区的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内,一场热烈而简朴的“三站合一”服务站点揭牌及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此举行,这是绵阳科技城新区深化“五进”实践、优化消费环境实施的重要举措。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司法局、仲裁委员会、涪城区人民法院等单位和领导和200多名志愿者一起共同参加了该活动。
活动中,举行了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技城新区分局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投诉举报站、志愿服务大联盟教学实践站、人民调解委员会纠纷调解站、“枫桥经验”与基层平安市监建设教学实践基地的“三站一基地”的授牌仪式,还向6位消费纠纷调解专家颁发了聘书,涪城区人民法院与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技城新区分局签署了消费者权益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合作框架协议。
绵阳科技城新区揭牌的“教学实践站”“投诉举报站”“纠纷调解站”,是凝聚多元共治合力,新区推动消费维权重心下移、服务前置的创新实践。该项工作整合了市场监管、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资源,携手院校师生,全力构建“小事不出校园、矛盾就地化解”的治理新模式。这不仅是对国务院《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的积极响应,更是践行“枫桥经验”、深化社会共治的生动实践。
凝聚治理共识,推进基层治理深入细胞、深入小单元、深入网格,绵阳科技城新区将共治深入高校,集合辖区的西财天府学院近万名师生,发挥师生作为社会治理的“智囊团”和“生力军”的作用,激活高校的智力优势与青年的志愿活力,促进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将学术成果高效转化为治理效能。让师生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厚植家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推动消费维权从“被动处置”迈向“源头预防”,从“各自为战”升级为“多元联动”,在共建共治中擦亮“满意消费”品牌。
绵阳科技城新区努力争做省域经济副中心助力者和排头兵,紧扣“优化消费环境”这一核心目标,以机制创新、数字赋能、信用监管为重要抓手,全力打造川北消费维权高地。持续提振传统消费,升级文旅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推动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不断迭代升级,开启了政、校、司、企协同开启全新治理新模式,把“三站一基地”打造成为惠民便民利民的“前哨站”、化解矛盾的“就近点”、优化环境的“示范窗”,谱写基层治理“近者悦、远者来”的消费生态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