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刘冰玉
3月6日,天府新区法院(四川自贸区法院)召开2025年工作部署会、2025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学习传达中央、省委、市委、新区党工委和上级法院重要会议精神,明确2025年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
会议由该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唐骥主持,天府新区纪工委第六派驻纪检组组长,在家院领导,各部门(法庭)负责人,廉政督察员(政治督导员)及全体干警、第三方团队代表、调解员及人民陪审员代表等参加会议。
该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梁旭阳通报了党风廉政建设相关情况。会议指出,新时代、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仍然不能放松,必须全面较真逗硬,严肃查处问责,扎实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院向纵深发展。
会议强调,要坚持政治建院,铸就对党绝对忠诚。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
要坚持全面从严,深化纪律作风建设。抓好经常性纪律教育,抓住“关键少数”,带动引导“绝大多数”,着眼大监督格局,用好追责问责利器,确保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
要坚持守土有责,强化履责担当意识。压紧压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坚持“组织管理”和“行政管理”两线抓,“管人”和“管案”两手硬,确保负责、守责、尽责落实到每个岗位、每名干警。
该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陈兵围绕总体思路、重点举措和组织保障三个主要部分,系统解读该院《关于构建“13531”工作格局 加快建设全国一流现代化法院的实施意见》,要求全院各部门、各法庭要切实提升政治站位,按照实施意见明确的目标和重要任务,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尽快研究细化各项分工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和完成时间节点,强化过程管理和分析总结,确保总体目标按期完成。
该院党组书记、院长罗登亮作《稳舵扬帆破万浪 阔步半山勇攀登 奋力开创建设全国一流现代化法院新局面》的主题报告,全面总结回顾过去6年工作情况,充分肯定实施两个“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成效,并深入分析现阶段法院工作存在的问题挑战。会议指出,建院以来,该院充分发挥排头尖兵的担当勇气、开路先锋的胆识魄力、攻坚能手的毅力决心,完成了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并日益积厚成势,蹚出一条独具“天府品牌、自贸特色”的新时代一流法院建设实践之路、发展之路、创新之路,在两大服务、主责主业、改革创新、队伍建设等多个领域取得较好成绩,多项工作领跑领先,法院形象持续向好向优。
会议强调,面对经济社会建设对法院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提升司法办案质效存在的问题梗阻、建设一流现代化法院面临的挑战不足,站位加快建设全国一流现代化法院的新阶段、新局面,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新区党工委及上级法院各项决策部署,以构建“13531”工作格局为发展路线图,树牢“首位”意识,扛牢“首位”担当,科学树立顺应新发展的“认识论”、应对新挑战的“方法论”、阔步新征程的“实践论”,积聚加快建设全国一流现代化法院的发展动能。
会议强调,2025年,要坚定“加快建设全国一流现代化法院”这一奋斗目标,以专业化审判提质、以精细化管理增效、以优质化改革赋能,抓实“五航并驱”创优工程。
实施“司法护航工程”,在创优高质量发展环境上精益求精。深化司法服务保障举措,助推做强产业园区发展优势;聚焦重大决策部署,融入区域协同、创新创造的发展格局;主动增强平安新区、法治新区的法治职责,维护安全稳定的发展底板。
实施“质效稳航工程”,在创优专业化审判能力上精耕细作。打破办案舒适区,强化定分止争、案结事了工作理念,抓好专业化审判工作。聚焦质量优先、兼顾效率、关注效果,抓实“三维一体”司法监管模式,实化司法办案主体责任。突出规范性,加快完善“一张网”系统的实操运用,强化“库网”融合,优化运行审判事务中心,推进各项辅助事务规范运行、高效保障。
实施“为民助航工程”,在创优全方位司法服务上精准施策。深化重点领域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助推纠纷源头防、多元解。着力民生司法,推动诉讼全流程解“案结”、更解“心结”,增强群众认可度、获得感。着力智慧赋能,提升司法服务普惠性、便利度,推动群众诉求识别更准、响应更快、办得更实。
实施“改革探航工程”,在创优品牌化司法成果上精雕细琢。“认真学习落实“六五改革纲要”及上级法院改革工作要求,精心研究制定年度司改要点,项目化推进专业化审判、一次有效庭审、优化人民法庭职能定位等改革工作,以“天法精品”落实“蓉法精品”,培优司法成果链,一体抓实“6+N”重点工作。
实施“人才领航工程”,在创优担当型队伍生态上精心培育。优化人才基本面,着力涵养敏感敏锐、立说立行、创新创造、认真较真、实干实效的队伍作风。拉动人才增长盘,完善考核及晋升制度机制,加强干警履职保障和人文关怀,营造既育才、更爱才的浓郁氛围。激活人才带动链,健全“传、帮、带”人才培养体系,带动促进业务工作质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