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产业链"断点" 司法重整护航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从射洪富士电机重整看成渝汽车产业司法保障新实践

  
2025-03-03 12:33:26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罗孝伟

"如果这家企业停产,成渝等地区整车厂将面临数万辆汽车无法下线!"在射洪市富士电机公司破产重整案研判会上,产业链安全预警数据触目惊心。作为重庆长安汽车、鑫源汽车等车企多个畅销车型玻璃升降及雨刮器总成的核心供应商,这家手握91项专利的"隐形冠军"企业,其存续不仅关乎453名职工的饭碗,更直接牵动着成渝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链的安全稳定。

面对资产负债率高达217%的危机,射洪市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射洪法院)以"保产业链就是护经济安全"的司法担当,创新构建"生产修复+技术赋能"重整机制,仅用150天实现企业"司法康复":核心资产溢价96%成交,职工债权全额清偿,千万级订单如期交付,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交出司法答卷。

链上危机:一企停产牵动双城产业安全

2024年7月底,重庆长安汽车、鑫源汽车等多家整车企业向射洪市政府发出预警,表示若射洪市富士电机停产,将导致数万辆整车无法正常下线,预计影响产值数十亿元。此时,这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已因资金链断裂全面停产。

"案件受理之初,我们就意识到这不仅是企业存续问题,更是产业链安全保卫战。"射洪法院院长介绍,审判团队跳出个案思维,将救治方案置于保障成渝汽车产业集群安全的战略高度谋划,建立全链条司法保护机制。

府院协同:多维施策稳住产业基本盘

案件受理当日,射洪市立即启动府院联动应急机制,组建由12个部门参与的专班,形成"司法救治+产业维稳+民生保障"立体工作体系。专班协调保障企业基础生产条件,分管市领导带队走访核心客户争取订单延续,人社部门现场化解职工焦虑,法院指导建立技术骨干保护名录。通过创新"三同步"机制——破产审查与生产恢复同步推进、资产处置与订单维系同步谋划、职工安置与技能培训同步实施,实现司法程序与产业运行无缝衔接。

精准拆弹:分类处置化解系统风险

面对"保产业链"与"破旧产能"的双重挑战,法院创新实施"三轨并行"救治方案:加速剥离低效资产,对非核心酒店资产启动司法拍卖程序,释放土地厂房资源;激活技术价值,将91项专利打包融资500万元,保障生产;引入战略投资者以7590万元接盘核心资产,该价格较同地段闲置土地厂房拍卖成交价溢价96%。

"最艰难时,我们白天协调生产保供,晚上研究法律方案。"承办法官回忆,通过"分版块处置+动态复工"模式,实现停工后3天部分复工,5天紧急交付第一批订单,11天即全面复工,当月交付订单37批次,实现产值520万元。

创新驱动:司法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重整计划执行,战略投资人引进专业管理团队,扩充研发力量,重启与德国博世的战略合作,规划两年投入1亿元实施智能化改造。射洪法院同步构建"司法服务跟踪机制",指导建立知识产权专项保护制度。目前企业人均产值实现倍增,预计2026年产能实现翻番,突破2亿元。

从"一企之困"到"链上突围",从保障千亿产业集群安全到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破产审判正从传统解纷功能向产业安全守护者转型升级。当司法智慧深度融入国家战略,法治不仅能挽救一个企业,更能筑牢产业链安全屏障,激活区域协同发展的"乘数效应"。这种司法实践的温度与高度,正是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最坚实的法治注脚。

编辑:夏修露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