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彬羽 肖盛雄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俞阳
只需要输入验证码,免费游戏皮肤、免费游戏道具就能领到手……近段时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利用网络游戏,以“免费”为诱饵,将黑手伸向了未成年人,等到家长察觉时却为时已晚。近日,德阳市公安局旌阳区分局反诈中心破获了多起类似电信网络诈骗案,抓获嫌疑人27名。
不久前,未成年人小张使用父母的手机玩网游时,无意中刷到了一则短视频,宣称扫码加群可免费领取限量游戏皮肤和游戏道具。年仅11岁的小张顿时来了兴趣,便根据视频提示加入到一个“免费皮肤”的QQ群内,“要领皮肤和游戏道具的,请按照我的要求一步步操作,人多机会少自己把握……”随着群主消息的发出,小张听后很是着急,便根据群内自称是游戏工作人员的要求,迅速加其好友并开启了屏幕共享功能。“对,就这个验证码告诉我就可以了。”就在小张按照对方的要求一步步操作后,很快正在上班的小张父亲便收到了银行扣款的短信提醒,此时银行账户已被人划走4万元。得知情况后,小张的父母当即带着孩子到公安机关寻求帮助。
接到报案后,反诈中心民警迅速联合分局天元派出所通过对网上信息的分析研判,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和活动地点,并立即组织精干警力赶赴广东等地开展落地侦查。最终,旌阳警方于春节期间将董某等27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捣毁了这个电信网络诈骗团伙,并成功追回张先生被嫌疑人转走的4万元资金。
据办案民警介绍,在这类诈骗中,犯罪分子往往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广告或私信未成年玩家,以“免费领取游戏皮肤、道具”等诱惑受害人上钩。同时,在诈骗的过程中,犯罪分子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还会用“冒充父母身份会受到法律严惩”等话术,恐吓、威胁未成年人主动进行转账汇款。希望家长对孩子要加强反诈教育,不点击陌生链接、不扫描陌生二维码、不相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不轻易向陌生人转账。同时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不要泄露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以及第三方支付的付款码等,并谨慎开通免密支付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