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游自贡 · 司法同行 | 自贡法院 为文旅融合注入强有力的法治动能

  
2025-02-20 15:02:58
     

自法宣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郭建民

自贡,在2025年春节迎来了文旅市场的“开门红”,全市17家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64.84万人次,自贡灯会更是成为了春节文旅“顶流”。

为营造安全和谐文明的旅游环境,自贡法院主动融入全域旅游发展大局,创新司法服务模式,延伸审判职能,以法治力量护航游客快乐中国年。


一重奏

线上线下,打造纠纷化解“快车道”

针对旅游纠纷“小额、即时”的特点,自贡法院在第31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开幕当日,正式启用首个“红梅·司法护旅中心”,打造新型办案平台“红梅·e诉 云法庭”,实现云上解纷。充分发挥大安区法院团结法庭(旅游环保法庭)专业化审判职能,建立“快调、快立、快审、快结、快执”机制,打通“绿色通道”,实现“投诉——调解——裁判”一站式服务,“红梅·司法护旅中心”诉前高效化解纠纷8起,涉文旅矛盾纠纷全部实现当日化解。

正月初七,家住重庆的游客蒋某在景区游玩时不慎摔倒,导致左手骨折。“红梅·司法护旅中心”接到景区管理处委托后,迅速启动“快调”机制,组织景区相关负责人与蒋某积极开展调解工作,力求以最短时间解决问题,充分保障游客出游体验。经法官线上线下释法明理,双方于当日达成和解,游客蒋某也如期返回家乡。


二重奏

多元共治,织密权益保障“安全网”

通过自贡法院“红梅·司法护旅中心”,打造文旅解纷“一张网”。整合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生态环境局、文旅局、市场监管局等“1+6”力量资源,共建涉文旅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构建起“调解优先、诉讼断后”的涉文旅矛盾纠纷治理大格局。春节期间,开展联合整治行动2次,有效整治“黑导游”“黄牛倒票”等乱象。

“红梅·司法护旅中心”上线运行次日,杨某在景区看台落座观看表演时,被李某遮挡,双方发生口角并引发肢体冲突。派出所接警后,调解未果,随即启动“联动”机制,邀请“红梅·司法护旅中心”驻点法官共同参与调解。经法官、警官联合调解6小时之久,双方最终于次日凌晨4点相互致歉并谅解了对方,此次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三重奏

联动宣传,敲响文旅普法“最强音”

畅游自贡,不仅有好吃的、好玩儿的,更有法治“枫”景一路相随。自贡法院以法治文化赋能旅游体验,让万千游客感受到“法景交融”的独特魅力。

发挥全国模范法官带头引领作用,组建青年干警法治宣讲团进景区、到商户,为40家涉文旅市场主体发放“法治大礼包”,积极联合其他相关单位联动开展“冬游自贡·司法同行”普法宣传活动。春节期间,共计发放旅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与旅游主体权益密切相关的法治宣传册3000余册,接受法律咨询200余次。

正月初八,陈某由于景区文创店雇佣其提供劳务后强制解除劳务合同关系并克扣工资,向“红梅·司法护旅中心”反映情况。基于陈某无法提供雇佣人的具体信息及联系方式,“红梅·司法护旅中心”随即邀请景区管理处协调商家参与调解。经法官、文旅局工作人员联合释法明理,并对商家应当支付的劳务费进行反复核算。最终,双方一致同意解除劳务合同,商家当即支付陈某应得的劳务报酬,陈某对扣除部分报酬也表示理解,双方握手言和并向“红梅·司法护旅中心”送来“感谢信”。

自贡法院扣紧“文旅兴市”战略,守正创新、拓优增信,持续深化文旅司法品牌建设,以更暖心的服务、更高效的举措、更智慧的治理,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注入强有力的法治动能。

编辑:王硼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