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周夕又
秦开蜀道置金牛,汉水元通星汉流。成都金牛公安西华派出所位于自古即有“入蜀咽喉”之称的金牛道上,且拥有四川省唯一“国宾馆”——金牛宾馆,是一片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红色基因传承的沃土,面积约14平方公里,实有人口12万余人。
近年来,西华派出所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高质效构建国宾交往中心”,打造巴蜀文化“大走廊”以及代表四川开放新高度的“一带一路”对外交往中心的部署,结合集重要会议接待、重要来宾警卫、旅游中转集散地、网红打卡地、地标建筑于一体的国宾区域特色,紧扣“传承国宾文脉、构筑平安前哨”主题,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智慧安保为支撑、以群防群治为依托、以小区院落为基点,扎实履行好守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的“主防”责任,全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终极目标,使辖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坚持党建引领、激发党员活力
筑牢枫桥铁军桥头堡
金牛宾馆始建于1957年,是拥有光荣历史的四川“国宾馆”,接待了历次来川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具有深厚的红色基因和光荣传统。派出所支部有效运用金牛宾馆红色资源,强化党建引领,激发队伍活力。
抓班子,发挥头雁效应。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着眼提升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强化队伍建设,筑牢忠诚警魂,打造“四个铁一般”队伍,提升队伍贯彻力、执行力。
抓载体,培育铁军警魂。以荣誉室、党员活动室、党建文化上墙为载体,强化党员红色教育,建立新警入所宣誓、先进上墙、光荣退休仪式等荣誉激励机制,引导激励民警崇尚荣誉、珍惜荣誉、争创荣誉。
抓队伍, 凝聚党员力量。感染民警爱单位、爱岗位、当先锋,让民警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激发创先争优的工作热情,成立党员先锋队,榜样领航吹响大运安保冲锋号,叫响“支部是一座堡垒,党员是一面旗帜”的口号,重温入党、入警誓词,把忠诚、担当融入到党员民警血脉。
健全防控体系、推动群防群治
绘出平安社区同心圆
对辖区特色点位、治安形势、交通枢纽客流量、治安形势等情况进行分类梳理。
组建商家力量联盟,社区民警“靠前一步、主动作为”牵头组建商业街商家联盟,联合欢乐谷和天府艺术公园管理方给党员商家制作并颁发“党员商家”牌,倡议党员商家亮身份、铸诚信、护平安。社区民警定期组织商家联盟成员交流会,通报治安警情,扒窃、盗窃电瓶车等典型案例,分析防范漏洞,提出防范要求和措施,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培训,形成商家守望互助、纠纷共同调解、秩序共同维护、防范齐抓共管的模式,为游客织密了一张精细的安全防范网。
组织群众力量联防,充分发挥“1+3+N”专群联动整体协作的群防群治工作机制,调动辖区重点单位积极性,充分参与到治安防范工作中,发挥警力+民力“1+1>2”的作用。
带动社会力量联动,与辖区华侨城、茶店子客运站、天府艺术公园党组织,党建共建,以公安力量为牵引,组织发动华侨城小区物管、门卫,创想中心写字楼楼栋管家,欢乐谷保安,天府艺术公园物管,茶店子客运站管理方组成群防群治共同体,在小区安全防范,写字楼宇日常监管、单位信息采集,人员密集场所、景点保安延伸巡逻,隐患排查等方面进行联动,形成常态化长效机制。
践行群众路线、深化源头治理
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
西华派出所以社区警务为牵引,以小区院落为基点,推进社区警务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依托府河星城小区非物质文化传承体验邻里文化生活馆,打造邻家警务。
创新邻里警务。将防风险、促法制、保平安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底线,与强基础、优服务、惠民生的社区发展治理高线有机结合,把邻里文化馆作为邻家警务馆,让小区居民在此沉浸式体验非物质文化传统时,也可以倾听民警以法制评书、坝坝会等多种形式开展的,禁毒、消防、防电信诈骗等法制宣传讲座,通报辖区治安情况,提出防范建议,增进了警民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推动邻里调解。组织小区党员业主、退役军人、单元楼栋长、小区物管、社区网格员组成“邻里调解队”开展小区矛盾纠纷的调解,使矛盾纠纷不出小区、不出社区,在生活馆里就能得到调解、化解,做到矛盾不上交。
规范邻里行为。针对小区紧临欢乐谷、天府艺术公园景区,网约房、民宿多的情况,社区民警经过前期实地走访,建立了网约房、民宿房联盟,创建微信联络群,规范了经营秩序,减少了与小区业主、物管的矛盾纠纷,实现了实名登记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