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法宣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夏菲妮
“愿住在此房中以及从此房离开的人以后都能幸福”。日前,炉霍县法院成功调解一起离婚纠纷,当事人四亚(化名)感慨道。
据悉,四亚与彭力(化名)从相识、相知、相恋、相守婚姻关系存续近二十载。二人九年前因家庭矛盾诉请离婚,经法院调解后和好。就在今年,四亚再次向炉霍县法院起诉称,调解后两年双方矛盾复燃,经村、镇多次调解未果,已分居数月且女方解除婚姻关系态度坚决。
办案法官了解案情后随即采取“三维疏导法”开展调解工作。一方面,法官通过法理释明,解析民法典婚姻编相关规定,另一方面,通过情感疏导,运用“换位思考调解法”化解对立情绪,引导双方考虑子女身心健康成长。同时,法官在利益平衡方面,深入考虑子女身心成长环境、财产动态分割评估机制。经过12小时的连续调解,双方终于稳定情绪,就离婚、子女抚养及财产分割达成协议。
为避免矛盾升级,调解次日,法院组建了“2名法官+1名助理+3名法警”的析产专班,并历时9小时完成房产、动产等37项财产的清点交割。四亚与彭力现场签署了确认书。
案件办结后,承办法官开展了“三个一”后续工作:一堂家事法治课,重点讲解反家暴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一份行为矫正建议书,针对当事人生活习惯提出司法建议;一次心理干预,通过面对面谈心引导未成年子女正确认知家庭关系变迁,用更好的方式与父母之间相处。
据介绍,本案系炉霍县法院践行“为民服务优质化”的典型案例,通过“调解前置+执行保障+判后关怀”的全链条解纷模式,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彰显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鲜水首城的司法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