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警张志宽:踏梦而来,用热爱书写警营光与亮

  
2025-02-13 15:52:56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周夕又

怀揣着警营梦,张志宽从一名新闻工作者,如愿加入公安队伍,成为了成都金牛公安北巷子派出所的一名综合指挥室辅警。

8年间,他记录着随“警”一线的点滴故事,执笔而战、为警发声;他从调解纠纷到服务企业群众,一面面锦旗,皆是他一心为民的最好见证。

因为热爱,他恰似“萤火”泛起微光,于细微之处书写着警营的光与亮……

择心所守而从之

曾在四川卫视工作的张志宽,喜欢用镜头记录有温度的故事和生活,也用文字传递着希望和爱。那时的他为了做好新闻采访和视频拍摄工作,天未亮就出门、连夜赶稿子,都是家常便饭。

2016年,他毅然踏入警营,成为金牛公安的一员。

“无论在哪里,我始终铭记镜头的力量。”这份初心仍在,还有新闻学扎实专业功底的傍身,张志宽迅速成为所上的一员宣传大将。

无论是执法办案队的抓捕现场,还是社区民警入户走访,无论是夜间清查还是突发任务,他都是全程参与用心跟踪记录,为宣传报道收集提供最鲜活的一线素材。

他见证同事冒雨执勤,定格他们工作的精彩瞬间;见证同事熬夜办案,将案件报道跃然纸上;见证同事节日坚守,记录他们的披星戴月……

寒来暑往,日复一日,张志宽对警察队伍有了高度的荣誉感,也对辅警这份职业有了清晰的责任感,当初关于热爱的那颗“种子”,已然破土发芽、傲然生花。

近3年,他向分局提供了百余条新闻素材,作为警营镜头后的“追光者”,他用笔尖、用镜头、用声音,捕捉警营里的每一束光亮,记录着属于人民警察的“硬核故事”和感人瞬间。

一种守护

在张志宽心中,“警察在,社会的防线就在,善良和正义就在。”

如果说当初踏入警营,是因为孩童时期对惩恶扬善、除暴安良的向往与渴望, 那么8年基层工作的经历,则是现实与锤炼,是他一心为民的最好见证。

“警官!遭了遭了,我妈老汉被骗子洗脑了,把房产都抵押了,咋办嘛!”

2024年9月,辖区居民李女士慌慌张张跑来北巷子派出所,称其居住在乐山的父母在网上看到投资经营某项目的信息后,携带大量资金乘坐飞机前往山东济南,疑似被诈骗集团洗脑,请求派出所能联系到机场,帮助其拦下父母。

接到报警后,张志宽立即和值班民警黄培查询到李女士父母航班号。经核实,飞机将在当晚22时50分落地济南遥墙机场,张志宽迅速联系当地机场派出所,请求协助拦截。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报案人李女士情绪也濒临崩溃,23时40分左右,济南机场派出所回复称已将老人拦截,并将夫妇带回机场警务室进行反诈劝阻,夫妇俩终于意识到这是骗子设下的“投资陷阱”。随后,李女士将父母接回成都,称赞是派出所及时的工作,才避免了巨额财产损失。

面对群众的大事小情,张志宽的绝招就是真诚、用心、负责。辖区群众从他身上,不仅感受到了妥妥的“安全感”,更多的是一份暖暖的“信赖感”。

细微的幸福

第一次调解时的心情,张志宽还记忆犹新。憧憬与紧张交织在一起,他偷偷将手心的汗,在裤子上擦了又擦。

如今8年过去,调解过上千余起纠纷、调解成功率达到96%的张志宽早已驾轻就熟。他总能站在群众的立场和感情上率先打破僵局,引导双方冷静下来,促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张志宽说起自己印象很深的事,那是他特别欣慰的一次经历。

冬日寒风刺骨的早晨,一名段姓女士急匆匆跑进北巷子派出所,说自己的老伴生病急需用钱,她特地从北京赶到成都,想要从一家投资的收藏品机构退款,机构工作人员却以各种理由拒绝了段女士的请求。

在厘清报警人诉求,并查看段女士签订的合同后,张志宽和值班民警刘渝一边安抚段女士的情绪,一边联系到机构负责人,让其尽快到派出所处理此事。

机构负责人到派出所后,张志宽向其说明段女士的情况,讲解合同中涉及到的相关法律法规,释明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积极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最终促使双方对退款纠纷处理方案达成一致,双方矛盾得以顺利化解。

对于张志宽来说,这些辖区内琐碎的矛盾纠纷,尽管事不大,却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也在把一件件具体小事做好的过程中,感受着细微的幸福。

警营8年间,张志宽荣获辅警四等奖2次,个人嘉奖2次,被评为年度优秀辅警5次。

奋斗在一线,拼搏在基层,他所做的,无非是认认真真对待自己的工作,把平凡的事踏踏实实做好,多出一份力,多尽一份心。

而正是这一份耕耘一份初心,让张志宽成为了辖区群众口中人人称赞的“小张警官”。

编辑:张晓雨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