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3日,三江湖畔,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挂牌成立。这也成为绵阳完善经开区司法机构、推动绵阳经开区法治建设、服务保障绵阳经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
三年来,绵阳经开区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经开区党工委和上级检察院的正确领导下,锚定“争当服务发展的先锋、争当司法为民的样本、争当队伍建设的榜样”的建设目标,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担当作为,各项工作取得成效,为绵阳经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争当服务发展先锋
以高水平司法护航高质量发展
绵阳经开区是承载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是绵阳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战略性支撑。三年来,绵阳经开区检察院紧紧围绕全区整体部署,坚持以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民生民利为己任,立足检察职能,积极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检察服务。
临近春节,位于绵阳经开区的绵阳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内,人人喜气洋洋。刚刚发布的公司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生产经营业务稳步增长,产值较2023年同期增长了7%,技改扩能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今年二季度有望建成投产。大家干劲满满的工作状态,与三年前士气低迷的场景截然不同。
2021年底,公司法定代表人陈某勇因涉嫌污染环境罪被批准逮捕,相关部门随即要求该公司停工停产。彼时,整个企业陷入极不稳定的状态,不仅意味着公司原本正常的业务无法开展,更让数十名一线工人面临着生计问题。
绵阳经开区检察院在严格审查证据、排除单位犯罪可能性的情况下向相关部门出具情况说明,并依职权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协助企业完成公司资质年审、营业执照变更、贷款续贷、法人变更等手续,促使该公司快速高效恢复生产,挽回企业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
“办理一案,治理一片”从来都是绵阳经开区检察院履职办案追求的目标。“我们以办理该案为契机,围绕‘四大检察’职能职责,制定了检察机关服务园区高质量发展七项措施,创建了‘沁园’检察服务品牌。”绵阳经开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孙前锋说道。
自“沁园”检察服务品牌成立后,绵阳经开区检察院先后在辖区内利尔化学、四川美丰等21家辖区重点企业建立检察联系点。同时,面向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安全生产领域犯罪预防、涉税司法解释宣讲等专题讲座,受益企业近百家,为持续保障绵阳经开区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争当司法为民样本
以法治“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高质量办好每一起案件,精细推出便民利民的检察举措,一桩桩、一件件为民实事,犹如一股股暖流滋润人心,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你看我们这个小程序,不用下载,直接点击进入,诸如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疏导、社会服务、法律服务、志愿者服务等功能应有尽有,既方便,又能最大程度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日前,在绵阳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践基地,绵阳经开区检察院“熊猫未士·三江春雨”未检团队相关负责人向前来参加活动的辖区师生重点介绍了由其自主创建开发的“熊猫未士”未保联盟智慧平台。
据悉,该平台将流媒体、VR等现代科技与未检工作需求高度融合,通过信息技术汇聚本地司法机关、有关行政部门、教育系统和社工组织等多方资源,功能设计涵盖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所涉及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大保护内容,实现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全覆盖”。而这,正是绵阳经开区检察院践行司法为民宗旨、诠释检察为民初心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绵阳经开区检察院不断提升检察服务精准度,优化为民办事精心度,以法治“力度”切实提升民生“温度”。推动绵阳经开区管委会建立公益诉讼、行刑双向衔接和行政检察监督工作“府检联动”协调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16件,为困难妇女、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发放司法救助金8.1万元。
同时,组建“益心护园”公益诉讼团队,创建“检察监督+行业监管+社会治理”的协同模式,聚焦辖区重点领域、特殊群体,持续开展“检察蓝”协助根治欠薪专项行动,为10名农民工追索欠薪4万余元。推动落实强制报告、入职查询、从业禁止制度,对7000余名从业人员开展了入职查询,充分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权益。
争当队伍建设榜样
努力锻造经开区检察铁军
“坚持从政治上着眼、从法治上着力,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这是新时代新征程检察机关鲜明政治底色,也是检察队伍建设的根本任务。”日前,绵阳经开区检察院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绵阳市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该院检察长孙前锋坚定表态,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当以新思想新理念为引领,着力打造高素质检察队伍。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绵阳经开区检察院自成立以来,坚持政治建检、素质强检、文化育检、从严治检,努力锻造拥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检察队伍,不断夯实检察事业发展的基础。
2024年3月,省检察院出台《关于表扬2023年度四川省检察机关优秀集体优秀个人的决定》,绵阳经开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负责人刘霏荣获“2023年度四川省检察机关优秀个人”。从检察官到分管部门业务工作的负责人,角色的变化给刘霏带来的是更重的责任感、更强的使命感。
“配齐配强‘火车头’,才能让队伍有劲头。”作为落实优秀年轻检察干部日常发现、跟踪培养、适时使用、从严管理常态化工作机制的一个“样本”,刘霏的个人经历也是基层检察院持续优化班子队伍结构的缩影。
绵阳经开区检察院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切实把“第一资源”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以专业能力建设为关键,统筹引、育、管、用工作,试行“1+1”主辅岗工作模式,打破部门间壁垒,持续提升“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履职本领。
三年来,依托干部队伍建设,绵阳经开区检察院着力构建“1+3+1”模式,先后打造了“绵检心向党·向阳花开”党建品牌,组建了“熊猫未士·三江春雨”“沁园”“益行三江”3支队伍和“经小宣”微讲堂,多维度培育检察人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检察机关良性发展。
时间记录坚实的脚步,岁月镌刻奋斗的足迹。新时代新征程上,绵阳经开区检察院必将以更加奔涌激荡的热情履职尽责,推动检察工作取得新进展,以更加优异的成绩为奋力绘就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绵阳图景再立新功。
杨鳗 栾艺璇 赵银熙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