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县人民法院强化金融案件执行工作:精准把脉施策 守护金融净土

  
2025-02-07 12:50:08
     


营造良好的金融法治环境是国家金融战略的重要部署,金融案件的审判执行成效关系国计民生。

金融纠纷案件中,前端预防、公正审判、高效执行与多元化解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司法治理则扮演着兜底保障的重要角色,这些都离不开人民法院的坚实护航。近年来,大英县人民法院立足审判执行工作实际,注重“抓前端、治未病”,针对金融领域风险“把脉开方”,妥善处理了一批重大金融案件,充分展示了其服务保障金融建设、助力“工业强县 文旅兴县”战略的决心与强大能力。


2022年至2024年,大英县法院共受理涉银行机构执行案件721件,执行到位金额约12.38亿元。

执前问诊

摸底案件分类流转

近年来,金融案件纠纷数量大幅增加,纠纷主体多样化、案件类型多元化、调解处置难度加大,当事人的维权过程复杂,时间长、成本高、效率低,占用了大量司法资源,效果却不理想。

如何破局?带着这个疑问,大英县法院组建了简案团队和资产处置团队,以应对不同类型的金融执行案件。

对于信用贷款类案件,案件一旦进入法院,便迅速流转至简案团队。该团队通过约谈被执行人,告知其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并根据被执行人的实际履行能力,组织双方进行协商,制定个性化的还款方案。同时,简案团队还利用网络查控、强制拘传等强制措施,督促被执行人及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对于抵押贷款类案件,则流转至资产处置团队。该团队由专业的执行人员及辅拍机构组成,他们会对抵押资产进行现场实勘,通过当事人议价、定向询价、网络询价、委托评估等方式确定资产处置参考价,随后及时挂网拍卖,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拍品,力争最大限度实现各方利益。

“我们将金融执行案件在执行前进行分类归纳,对于提高执行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执行针对性和促进地方金融秩序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大英县法院执行局副局长李易说道。

2024年9月18日,大英县某银行申请与熊某某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执行。根据生效的民事判决书,熊某某应偿还大英县某银行本金8704.35元及利息、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但熊某某未按期履行。案件到法院后流转至简案团队,执行过程中,简案团队执行法官主动作为,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申请执行人同意解除对被执行人银行账户、微信、支付宝的冻结。这一案件的执行充分展示了大英县法院在金融案件执行中的高效与专业。

精准把脉

执行案件病灶逐个击破

金融审判执行工作是金融产业发展的“晴雨表”和“助推器”。

面对金融案件数量多、标的大、执行难的困局,大英县法院始终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坚持把“优化金融法治环境”纳入到法院执行工作中统一谋划、集中部署。对涉金融案件“快立、快查、快执、快结”,对于简单涉金融案件,缩短流转时间,压缩办案周期;对于疑难复杂涉金融案件,集体讨论研究方案,激活被执行人“回血造血功能”;在被执行人为企业的个案执行中,优先采取“活查封”“放水养鱼”等灵活执行举措,同时积极引导被执行人以分期执行、执行和解等方式履行,提高企业履行能力,兼顾双方甚至多方合法权益,努力实现“双赢”效果。

为疏通堵点、畅通节点,进一步优化涉金融案件多元化解机制,大英县法院积极打破与金融机构间的信息壁垒,促进沟通协作,确保流程顺畅。2024年9月12日,大英县法院组织召开金融纠纷案件诉源、执源治理工作联席推进会。类似的工作会议,该院会定期组织召开,不仅通报案件执行情况,深入研讨执行协调难题,还围绕强化被执行人财产查控策略展开交流,有效增强了金融机构对法院执行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凝聚了强大工作合力。


此外,大英县法院依托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的优势,与乡村基层组织紧密对接,强化网格员在执行工作中的角色与功能,定期培训提升业务能力,执行中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确保在执行任务中能够迅速精准找到被执行人、准确掌握被执行人财产情况。2024年,该院与大英县委政法委网格员管理部门协作,申请协助调查案件3034次,网格协助反馈率88.79%。

大英县法院与大英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实现信息共享,打造不动产查询、查封、解封的线上“一站式”服务平台,极大提升了执行效率。同时,依托“执行110”机制,该院与大英县公安局建立常态联动机制,畅通人员查找与资产追踪渠道,形成了强大的执行联动网络,为高效执行提供了有力支撑。2024年已向公安推送重点人员107名,查找到有效线索58人次。

对症开方

化解纠纷预防金融风险

使命呼唤担当,实干成就未来。

为化解金融案件纠纷,大英县法院建立了“惩戒+修复”的双向信用督促机制。针对因生活或生产经营暂时困难的企业,该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酌情给予信用宽限期,并积极开展信用修复工作。对于主动履行法律义务或纠正失信行为的被执行人,该院将屏蔽其失信信息,以此强化守信激励,营造鼓励自动履行、支持诚实信用的良好氛围。据统计,2024年,大英县法院已限制高消费1062人次,对23名自然人和4家公司法定代表人采取了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措施,同时,对积极履行法律义务的3名自然人和2家公司法定代表人准予缩短惩戒期限,对履行完毕法律义务的55名自然人和1家公司法定代表人屏蔽了失信被执行人记录。

大英县法院还探索建立了随案执行机制。该院执行局与审管办共同研究制定了《大英县人民法院关于推进随案执行的实施方案》,牢固树立“全链条兑现权益”意识,并将随案执行工作纳入内部绩效目标考核,与诉源治理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时,该院探索建立了以激励为主的随案执行机制,通过工作量折算、目标挂钩的方式进行考核,以确保工作得到体现,并促进工作实效。此外,该院建立了判后督促履行制度,实行“谁调解、谁判决、谁负责”督促履行,并在执行立案环节做好最后一次执前督促工作。

“去年,我院向遂宁中院执破融合中心移送破产案件2件,‘执转破’推动执行案件实结61件,排名居全市前列。”李易说道。

在“执破融合”方面,大英县法院深化了上下联动及该院立审执部门协同,推动了执转破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时,该院向民事审判庭移送南华纺织公司破产案件,推动了38件终本案件退出终本管理库。

守住风险底线,是一切金融工作的前提。

不久前,大英县法院多名法官走进辖区内银行,就金融企业经营中所遇见的法律问题与企业进行深入座谈交流。执行法官结合当前银行存在的金融纠纷风险,提出司法建议,引导银行加强风险防范。“法官们这次为我行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地提供金融纠纷法律实务讲座,增强了我行员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也加强了法院和银行的互动沟通,对共同维护地区经济平稳有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银行负责人说道。

征程任重道远,奋斗正当其时。大英县法院在金融案件执行领域的深入探索与实际操作,不仅标志着对传统执行模式的一次变革,也体现了对法治精神与金融稳健融合发展的不懈追求。如今,很多金融企业在大英“落户安家”,在优无止境的法治化营商环境里,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为大英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张金柯

编辑:王硼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