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瑜 苏勇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唐万贵
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彝族乡地处仁和区东南部,东邻金沙江,与凉山州会理市隔江相望,南与平地镇毗邻,西连大田镇,北同金江镇相连。大龙潭彝族乡为彝、汉族杂居民族乡,辖区面积242.8平方千米,辖6个村,总人口15714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0529人,占总人口67%。由于这里属于二半山区,民族聚集居住地,各种社会治安事件时有发生。
近年来,攀枝花市公安局仁和区分局大龙潭派出所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建设平安和谐、美丽宜居新农村为目标,以设立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体系和法律法规咨询教育服务体系为载体,深入推动以自治“消化矛盾”、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的“三治融合”,扎实开展以“抓班子强队伍、抓制度强监督、抓管理强落实”建强组织核心的“三抓三强”行动,社会治安不断好转,群众幸福度、满意度不断得到提升。
1月28日(农历大年除夕),记者来到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彝族乡的大龙潭派出所采访。
除夕 街上发送普法宣传单
9点30分,记者来到大龙潭派出所。
派出所里几名民辅警拿着灯笼、春联、福字,兴致勃勃搬来人字梯,贴福字、春联、挂灯笼,红黄相间的灯笼、春联、福字给庄严肃穆的派出所带来了几分喜庆之色。
“春节挂上灯笼、贴上福字春联,村民来派出所办事,中国传统红黄喜庆颜色会让他们感到喜庆和亲切。”副所长陈昌祥说,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我们挂灯笼贴福字春联,也希望能给来派出所办事的群众带来几分喜庆如意!希望我们的祖国在新的一年里,繁荣昌盛,更加强大!
派出所共有民辅警13名。今天上午,趁着除夕赶街天,部分民辅警在所长袁亚斌已经带领下到农贸市场去开展反诈、防盗、森林防火等法治宣传。
记者随即乘车来到农贸市场,街上人群涌动,采购年货的村民们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老板,春节期间,请注意安全,人离开店子的时候要关好电、水、气……”
“你好,这是我们的反诈、防盗、森林防火宣传单。”人群中,记者看到民警佘登雪、余斯涵和几名辅警在向街边的店铺和人群发送宣传资料,并不时地驻足与街上熟悉的群众打招呼,向他们致以春节祝福,提醒群众节日期间要注意防火防盗。
“放假不放休,这是我们基层派出所的规定。”春节期间更要加强法制宣传。
“过年了,农贸市场、商店正是一些小偷活跃和矛盾纠纷易发之地,人们祭祖燃放烟花爆竹和焚烧纸钱香蜡,容易引发山火。” 袁亚斌所长说,为了确保村民安全满意购物、安全消费,大龙潭派出所民警增加了巡逻人数和次数。
除夕 坚持入户开展平安调查
“你好,我这里是大龙潭派出所,请问您有什么事……”
11点53分,大龙潭派出所综合指挥室里,值班副所长陈昌祥忽然接到裕民村村民打来报警电话,称村民家起某某与邻居发生矛盾纠纷,双方争吵起来了。
民警佘登雪、余斯涵立即驾车赶到现场,经过了解,双方是因为村民起某某因堆放修猪圈建筑材料占用两家公用道路发生矛盾纠纷。民警随即展开调解,20多分钟后,经过民警的耐心调解,起某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与邻居握手言欢。
开展完矛盾纠纷的调解,两名民警又来到村民赵国云家开展节前安全入户调查和普法宣传。
“派出所工作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邻里矛盾、土地纠纷、家庭矛盾,什么都有,尤其是春节期间,小摩擦小纠纷特别多,森林防灭火形势特别严峻。”袁亚斌所长说,根据平日的调查,派出所都会进行节前安全入户调查和森林防灭火普法宣传,除夕当天,全所民辅警到重点户入户调查12家,最远距离30多里,车子到不了的地方,全靠民辅警步行。
除夕 共享团圆饭巡逻脚步不停歇
“吃饭了。”
“不错,今天晚上吃羊肉汤锅呢……”
“祝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民警齐齐举杯共庆华夏儿女团圆夜。
18点,大龙潭派出所民辅警开始团圆吃年夜饭。
由于饭后还要执勤巡逻,16名值班民辅警分成两批吃团圆饭。
去年7月12日才入职的警校毕业生夏嘉骏是第一次在所里吃年夜饭。
“我爸妈今天下午才与电话聊天,问我在所里值班、年夜饭情况。”夏嘉骏说,第一次在所里与同事们一起吃年夜饭,心里又高兴又惋惜,高兴是长大独立了能为保一方平安贡献自己的力量,惋惜的是没能陪爸爸妈妈以及家里人共度除夕。
“忠孝不能两全,作为一名辅警,入警后就要想到自己可能面临的各种困难。”入警10多年的普玉秦在派出所度过7个除夕夜,望着窗外万家灯火感慨地说,我们与家人的分离是为了万家团圆,在派出所工作久,我和同事们都已经习惯了与市民打交道,应付解决各种矛盾纠纷民警的生活。
吃完晚饭,山乡远近不时传来除夕鞭炮声,为了辖区村民的平安过节,派出所民辅警两人一组出发,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电筒光照射下,开始既定目标巡逻……他们走过古老的彝族民居,屋顶上的炊烟袅袅升起,那是阖家团圆的烟火气息。他们在山寨的每一条小道上巡逻,守护着这方宁静祥和。他们的坚守,让彝乡山寨的除夕之夜,充满了平安与温暖,那一抹“公安蓝”,成为了这个夜晚最美的守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