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公安森林警察大队巩固“长江禁渔成效”筑牢生态保护屏障

  
2025-01-25 13:04:28
     

聚焦生态攻坚克难 凝心聚力长效整治

金堂公安森林警察大队巩固“长江禁渔成效”筑牢生态保护屏障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欣璐

2002年农业部首次提出长江禁渔期制度,经过多年的努力,尤其是自2021年1月1日起进入全面禁捕的新阶段,长江禁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近日,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2024年,长江禁渔管理秩序持续稳定、退捕渔民安置保障水平有所提升,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向好,长江禁渔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

森林警察大队作为公安系统的重要力量,在巩固长江禁渔成效、筑牢生态保护屏障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川长江十年禁渔工作成果丰硕

11月29日,2024年四川省长江十年禁渔工作情况发布会在成都市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召开。

2024年以来,四川省公安机关在打击非法捕捞方面重拳出击。一方面,部署开展水上联合执法行动255次,对75件非法捕捞重点案件提级侦办,全面清剿非法捕捞违法犯罪团伙;另一方面,会同相关部门广泛开展宣传,播放公益广告200余万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50万份,营造浓厚禁渔氛围。通过一系列有力行动,今年以来成效显著,全省非法捕捞总警情759起,同比2023年846起下降10.3%,成功打掉犯罪团伙195个,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904人,破获涉渔刑事案件85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55人。

强化林区巡逻防控,拧紧“安全阀”

森林警察大队作为公安系统的重要力量,在长江禁渔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巡逻防控任务。金堂公安森林警察大队紧盯林区社会治安特点,主动研判分析破坏环境资源安全的易发、多发重点区域,组织警力深入全县环境治理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区、湿地区、退耕还林区、公益林区开展常态化巡逻防控。严格按照“见警察、见警灯、见警车”的工作要求,不断增强巡逻频次和密度,提高林区见警率、管事率和威慑力。在县境内红崖山水库、石羊河湿地公园、青土湖等多处鸟类聚集水域、野生动物栖息地以及野生植物生长地开展保护野生动植物执法巡查,与县林草局、自然资源局等部门联合开展非法占用林地排查整治行动,实地核查疑似占用林草地、矿山企业等区域,确保长江禁渔工作取得实效。

强化生态保护宣传,织密“法治网”

森林警察大队注重生态保护宣传,通过常态化开展林地林木保护、森林草原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林区治安维护等宣传,营造保护生态环境安全的浓厚氛围,构建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工作格局。运用典型案例,以案释法进行警示教育,发放宣传资料,从源头上遏止生态环境资源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发生。采取公布举报电话、制定发布通告等方式,鼓励群众积极举报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让群防群治力量加入平安“巡护线”,扩大平安“守护圈”。同时,持续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增强辖区群众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积极救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及“三有”保护动物,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氛围。

强化风险隐患排查,筑牢“防火墙”

森林警察大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持续深入推进涉林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组织民辅警深入林区草原持续排查涉林信访矛盾纠纷,实现涉林矛盾纠纷“零上访”,确保林区社会治安稳定。行动期间,排查化解涉林矛盾纠纷,有效维护了长江禁渔工作的顺利推进。

强化涉林案件侦破,打好“主动仗”

森林警察大队聚焦主责主业,将“昆仑2024”“清风行动”“春风2024行动”等专项行动与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有机结合,一体推进。把涉林刑事案件侦办作为突破口,突出严打实效,扩大行动战果,提升打击质效。全面推行“林长+警长”制管控体系,主动对接林草、自然资源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拓宽案件线索来源,形成打击整治环境资源违法犯罪合力。夏季行动开展以来,共摸排生态环境领域违法线索,核查转办涉林线索,立案侦办5人以上团伙刑事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移送起诉,恢复非法占用林地,有力打击了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确保了全县林区社会大局稳定,为护航生态文明、守护绿水青山贡献了公安力量。

未来,森林警察大队将继续加大巡逻防控力度,保持高压严打态势,确保长江禁渔工作取得长效。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长江禁渔工作向纵深发展。

编辑:王硼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