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赵文 李季 川西监狱供图
冬日暖阳下,一个特别的身影,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到川西监狱大门前,回到了那个让他重拾希望的地方……这是一个关于救赎、希望与感恩的故事,主角是一位曾经迷失方向的灵魂,以及那位在他人生低谷中伸出援手的监狱民警。
故事的开始,要从2016年的春节前夕讲起。当万家灯火即将点亮时,柯某却因犯过失致人死亡、非法持有枪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4个月,送进川西监狱服刑。柯某刚进入监队就引起了民警的注意,他神情呆滞,两眼无神,不愿意与民警和其他罪犯交流,夜里经常偷偷流眼泪。迷茫、绝望、有自杀倾向,主管民警刘俊锋面对柯某的这种情况,没有选择简单的说教或严厉的管教,而是以不抛弃不放弃的态度主动走近这个封闭的灵魂。
无数次的谈心交流,无数次的耐心开导,从生活琐事到兴趣爱好,从家庭担当到社会责任,从过往错误到未来希望,民警像一盏明灯,慢慢照亮了罪犯心中的阴霾。多次交心之后,柯某终于打开心扉:“刘警官,我悔呀,每晚我都睡不着,我不敢面对父母,不敢面对孩子,我真不知道活下去的意义在哪里,刘警官,你说我该怎么办呀……”“你自己的家人和妻子的家人都需要你的照顾,这是你必须承担的责任,选择死亡只会又一次伤害了自己最亲最爱的人,人生都会面临许多挫折,你以后的路还长,好好改造,争取早日新生,让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感受得到你的爱和你存在的价值。”温暖的话语、坚定的眼神,坚冰被一点点融化。在刘俊锋的引导下,柯某逐渐找到了生活的意义,立下了好好改造、重新做人的决心。他明白无论过去的错误多么深重,只要愿意改过自新,未来总有希望。他开始积极参与改造,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改变。
不久,柯某转到外省监狱继续服刑,新的环境,陌生的面孔让他一度陷入深深的焦虑,但刘警官给予他的力量与希望,却如影随形,支撑着他走过了那段改造岁月。终于,刑满释放的那天到来,柯某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踏出监狱的大门,回归社会,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他积极融入社会,努力工作,珍惜每一次与家人和朋友的相聚,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然而,在无数个平凡的日子里,柯某心中总有一个角落,藏着对刘警官深深的思念与感激。又是一年春节将至,这份情感愈发浓烈,于是,他决定做一件自己认为非常重要的事情——回到那个改变他命运的地方,找到刘警官,亲口说一声谢谢。
带着精心准备的锦旗,柯某来到了久违的川西监狱。当他站在刘警官面前那一刻,所有的言语都显得苍白无力。柯某的眼眶湿润了,他紧紧握住刘俊锋的手,哽咽着说:“九年了,虽然您可能已经不记得我,但我还是想来看看您,没有您,就没有今天的我。这份恩情,我永远铭记在心。”刘俊锋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眼中闪烁着泪光。从警二十六年来,不少走出高墙的罪犯对他表示过感激,他也收到过不少刑释人员寄回的感谢信,他知道,眼前的这一幕,是对自己工作最大的肯定,也是这份工作给自己最美好的回报。
一面锦旗如同一面镜子,既映照着误入歧途、重获新生的改造之路,也映照出监狱民警抓罪犯改造、促罪犯新生的艰辛历程。锦旗折射的是执法的力度与温度,锦旗的背后不仅是感谢与信任,更是荣誉与责任。在川西监狱,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下一步,川西监狱民警们将在执法的力度与温度上不断发力,不断提升教育改造工作质效,助力每一名罪犯走好新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