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张磊
“以后遇到事,找这个派出所稳当……”近日,成都市公安局温江区分局公平派出所在处置辖区一起超市拖欠供应商货款纠纷中,依托“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在温江区委政法委的推动下,联动法院出具司法确认书16份,确保了债权人能按时收到欠款,受到了30名当事人的交口称赞。这是公平派出所“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中的一个缩影。
为全面做好矛盾纠纷“就地解决”文章,实现“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基层”的目标,2024年以来,公平派出所在温江区委政法委、分局党委的领导下,锚定“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聚焦“深耕善治”三年行动计划部署,积极探索试点“一站受理、在线联动、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全链条化解机制。该所以社区、高校、医院、商圈为据点,建立多个前端矛盾纠纷调解室。创新推出“1+2+3+4+N”的调解新模式,即:1名骨干民警牵头,2名专职调解员配合,3名具备法律职业资格民警担任公职调解律师,4名职业律师无偿担任驻所调解律师,N名社会调解力量适时参与。依托区法院调解平台,开通派出所司法确认专用账号,由法院确定2名员额法官专职指导纠纷调解工作,实时提供法律知识支撑,实现了矛盾纠纷司法确认资料线上双向、安全、高效传输,构建起“党委政府领导、公安居中协调、法院司法指导、职能部门配合、社会各方参与”的矛盾纠纷调解新格局。
“我们的工作是前端吸附、化解、文传传输,可视为法院的前端”。公平派出所所长肖云龙告诉记者。“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建立,推动司法确认流程由以往派出所达成调解—到法院自行提交申请—法院立案审查—出具确认书—领取确认书的旧模式,转变为派出所达成调解—派出所当场线上申请确认—线上出具确认书的新模式,司法确认流程由原来的20天缩短至30分钟,人身安全保护令流程由原来的72小时缩短至20分钟,申请人的时间、经济成本大幅降低,工作效率得到了跨越式提升。该所2024年共出具矛盾纠纷调解司法确认书76份,人身安全保护令21份,推送相关疑难矛盾纠纷38件,有效避免“民转刑”“刑转命”等案事件发生。
在化解个案风险的同时,公平派出所坚持“主动、行动、推动”工作理念,会同街道办制定了《公平街道“五维协同”化解矛盾风险实施方案》,从党建引领、网格联动、智慧监测、救治保障、社会共助5个方面推动多元力量参与矛盾风险化解工作,切实将矛盾纠纷消化在源头、化解在萌芽。对已经调处的矛盾纠纷,认真做好矛盾纠纷回访和跟踪疏导工作,防止出现矛盾纠纷回潮反复甚至激化升级的情况。
“警察叔叔,我妈妈把我赶出家门,不让我回家!”2024年12月4日凌晨3时许,辖区一位12岁女孩哭着向公平派出所打电话求助。民警到达现场后,看到女孩光着脚站到门外,民警敲门询问情况,孩子母亲拒绝开门,并声称孩子交给公安机关,自己不管了。考虑到孩子第二天还要上学,民警先行将其带回派出所交由女警照顾。民警在与女孩沟通中得知,其与离异多年的母亲共同生活,母亲患有轻度抑郁症,平时情绪控制力差,当晚因琐事两人发生争执后被赶出门。在派出所的主导下,第二天公平街道办迅速召集相关部门会商,并联系学校、社区、救助站为女孩先行解决学习、生活和住宿问题。为妥善化解个案风险,该所主动联系上远在外省生活的女孩外婆,动员她来四川照顾母女二人。近期,派出所按照矛盾风险回访机制,对女孩近况进行回访,目前,女孩已回归正常生活,学习成绩大幅提升。
2024年以来,公平派出所直接参与各类矛盾纠纷调解4256起,调解成功率达98.5%,累计流转矛盾纠纷类警情174起,处置完结率达100%,有力夯实了基层基础平安根基,被省公安厅记集体二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