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色同心  关爱同行——泸州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举办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集中指导活动

  
2025-01-22 10:11:26
     

为进一步延伸拓展场所职能,着力把泸州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红黄蓝绿四色同心圆”教育戒治品牌融入地方毒品问题和社会综合治理,助力平安泸州、法治泸州建设。1月15日,泸州市强戒所在叙永县叙永镇社戒社康指导站开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集中指导活动。


公益救助  同心共建助回归

活动仪式上,市政协副主席、民盟泸州市委会主委杜旭林将“黄丝带.同心帮教”公益基金送到社戒社康人员胡某勇手中,胡某勇满怀感激地表示,自己将珍惜社会的关心关爱,坚定戒毒决心,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与民盟泸州市委会合作共建,发挥民盟“黄丝带.同心帮教”公益基金扶弱济困作用,针对社戒社康人员进行帮扶救助,是泸州市强戒所撬动社会资源共建社戒社康工作的重要举措。


困难慰问  同力帮扶助新生

市强戒所秉承“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工作思路,常态化开展对出所戒毒人员的后续照管和衔接帮扶工作。每年元旦春节期间,深入到社戒社康指导站和出所戒毒人员家庭,开展回访和慰问帮扶。本次集中指导活动中,由民盟泸州市委会、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泸州市强戒所、叙永县政法委、县司法局及叙永镇等单位共同为20名出所操守保持较好的社戒社康人员进行集中慰问,社戒社康人员胡某在发言中表示,将努力自力自强,争做守法公民,以实际行动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

心理疏导  同情解压助信心

本次活动还邀请到“酒城春雨”禁毒志愿者—西南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团队,到现场为社戒社康人员开展现场心理辅导活动。心理学研究生志愿者利用自身专业优势,针对社戒社康人员因就业压力大、亲情关系修复难、社会接纳度低等原因造成的焦虑抑郁、紧张不安等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引导社戒社康人员正确识别和应对情绪障碍,学会自我调适,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禁毒志愿者还为有需求的社戒社康人员开展了“一对一”心理咨询服务。


此次集中指导活动还开展了社戒社康人员集中宣誓、社戒社康人员讲述回归社会成功经验、集中教育、队列整训等活动。

解难破困  共谋工作新质效

活动仪式结束后,召开了社戒社康工作调研座谈会,叙永镇汇报了社戒社康工作的开展情况,叙永县政法委、公安局、司法局有关同志作了发言。民盟泸州市委会办公室主任杨焱就如何发挥民盟力量助力社戒社康工作和特殊人群管理提了意见建议。泸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副支队长解冻就加强人员管理,做好新型毒品危害宣传等谈了意见。调研座谈会上,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市强戒所党委书记、所长石磊指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在禁毒工作中具有基础性、枢纽性作用,开展对社戒社康工作的指导,是深化毒品问题和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意义重大。做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禁毒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指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要形成合力,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禁毒戒毒工作格局。他强调:所地协作要进一步深化。充分发挥场所职能和执法合作协议作用,在病残收治、变更执行、正常死亡处理、案件线索挖掘、社戒社康人员后续照管和衔接帮扶、毒品预防教育等执法工作环节,深化所地协作,助力场所安全和社会稳定;信息沟通要进一步畅通。积极搭建沟通平台,实现人员家庭背景、戒治康复情况、就业能力、心理健康等信息共享,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有针对性地做好社戒社康人员的管控和后续照管帮扶工作;指导要更具针对性。要认真梳理短板问题,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性做好指导工作。要聚焦重点,将易发生问题环节和人员作为指导重点,通过推动问题解决补短强链;指导水平和成效要进一步提升。充分发挥场所和社会各界优势,形成工作合力,深化指导督导,集中财力物力,将叙永镇站点打造成泸州市乃至全省的示范引领站点;对典型案例和成功做法的提炼宣传力度要加强。要强化工作总结提炼,形成可推广复制的经验做法。深入挖掘社戒社康人员在就业创业、服务乡村振兴及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成功案例,树立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禁毒宣传要进一步深入。依托指导站,开展形式多样的禁毒宣传活动,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载体,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禁毒戒毒工作的良好氛围;要擦亮“红黄蓝绿四色同心圆”特色教育戒治品牌。将地方红色资源、“黄丝带·同心帮教”项目、专业民警力量和“酒城春雨”禁毒志愿者力量整合融入社戒社康工作,环环相扣,形成教育矫治工作合力,推动社戒社康工作高质量发展。

民盟泸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秘书长徐洋,叙永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彭述文,所党委委员、副所长肖阳春,所工会主席、四级高级警长周小容,叙永县政法委、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禁毒办、叙永镇相关领导参加活动。

叙永镇30名禁毒社工、专干及20名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参加了活动。

赵林 文/图

编辑:谢梦吟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