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雍剑波
1月17日,记者从武胜县法院获悉,近期四川高院召开“四川法院2024年度执行工作”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年度执行工作情况,并发布2024年全省十大执行典型案例。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涵盖了交叉执行、善意文明执行、执破融合、“执行110”、打击拒执等重点工作,为同类型案件的处置提供了参考,也是法院执行工作服务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例子。
武胜县法院“罗某某等3人与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劳动争议执行实施案——采取“活封”措施 实现双赢多赢共赢”获评“2024年度全省十大执行典型案例”。会上,该院执行局副局长钱军围绕“善意文明执行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并结合案例信息进行发言。
罗某某等3人与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劳动争议执行实施案
——采取“活封”措施 实现双赢多赢共赢
【基本案情】
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系主要从事国内快递业务的微型企业。因拖欠劳动报酬,作为快递员的罗某某等3人申请劳动仲裁。经劳动仲裁裁决,该公司应支付罗某某等3人工资及经济补偿金共计23万余元。因该公司未履行义务,罗某某等3人向四川省武胜县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武胜法院)申请执行,武胜法院立案执行。
在执行中,武胜法院查明,该公司经营困难,无银行存款,但有21辆快递车,从事快递业务。武胜法院认为快递车系公司经营的重要工具,如采取实车查封扣押的方式,将导致公司经营陷于停顿,对公司其他快递员将造成重大影响,申请执行人的权益也无法得到保障。为此决定对21辆快递车采取“活封”的方式,准许公司从事快递业务使用,但不能变卖或者转卖,确保公司持续经营。同时,武胜法院积极组织当事人进行协商,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后公司经营状况好转,和解协议履行完毕。
【典型意义】
快递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现代化先导性产业。在执行涉快递企业作为被执行人的劳务纠纷案件中,快递车是该类企业的主要财产,在没有其他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况下,既要保障作为申请执行人的胜诉权益,也要坚持善意文明的执行理念,确保快递企业持续经营,保障其他快递员合法权益,促进快递业健康发展。武胜法院根据案件情况,在查封、扣押被执行人快递车这一必备经营设备时,对能“活封”的快递车,不进行实车查封和扣押,而采取软查封的方式,在确保公司快递车不转移所有权的情况下,使查封快递车能够物尽其用,避免社会资源浪费,使得快递企业正常运转。同时积极推动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快递公司经营好转后,履行了和解协议,申请执行人拿到了报酬,企业渡过了难关,企业在岗员工及其家庭有了持续稳定经济来源,案件执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实现了双赢多赢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