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欣璐
“是野生大熊猫!”2022年8月,在瓦屋山区域核心保护区海拔2067米处,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分局拍摄到野生大熊猫“倒立撒尿”的珍贵视频。
野生大熊猫栖息地到底怎么样?近日,我们跟随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分局和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的步伐,沿着蜿蜒的山路,走进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瓦屋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这里有947种野生动物、2278种野生植物、森林覆盖率为98.6%;
这里年均气温16.6摄氏度,翩飞的鸟儿从头顶掠过,花香鸟鸣环绕四周……
2020年6月“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1号界碑”落户瓦屋山,一路见证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成长。
2021年10月12日,大熊猫国家公园被列入第一批国家公园名单,如何用法治的力量护航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2021年4月,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应运而生,内设在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这是人民法院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也是人民法院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司法路径、进行生态司法保护的重要举措。3年来,在季节更迭中,小小的人民法庭迎来送往了数以千计的当事人,家长里短中饱含着人情冷暖也记录着司法为民的四季“枫”景......
五大机制
为司法守护大熊猫家园提出“新解法”
走进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瓦屋山区域,树立着一块标牌,写着“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巡回审判点(洪雅)。”这是什么审判点?怎么会设置在这里呢?
这要从一起特殊的“坝坝会”说起。
“哪个晓得这是啥子动物?”“我晓得!这个不就是我们说的青麂(jǐ)子的嘛!”“对,但它的学名是毛冠鹿,属于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23年6月5日上午,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法官陈小容与洪雅县人民法院、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分局(洪雅县管理站)、洪雅县林业局、瓦屋山镇等相关负责人齐聚眉山市瓦屋山镇燕远村村委会,通过一场别开生面的“坝坝会”,为村民们宣讲自然教育以及涉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典型案例。
“坝坝会”当天,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眉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分局联合举办的“环境资源矛盾纠纷前端治理机制建设”工作会暨2023年“6. 5世界环境日”活动在洪雅召开。会上,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洪雅县人民法院、洪雅县林长制办公室、大熊猫国家公园洪雅县管理站共同发布《关于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跨区域环境资源矛盾纠纷前端治理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通过建立跨区域多元解纷司法执法协作、区域协作、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纠纷预警五大机制,搭建并拓展“诉讼服务站+林长办+国家公园管护站”共建共治共享平台,探索形成多元解纷与环境资源保护和谐共生的创新模式。
时间来到2023年7月,在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法庭的会议室里,正在展开一场激烈的讨论。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联合大熊猫国家公园洪雅管理站、洪雅县人民法院、洪雅县林长制办公室对于跨区域环境资源矛盾纠纷“前端治理+”工作机制建设相关工作及落实情况展开具体讨论。
“与传统领域相比,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理念系统性强、预防性和恢复性司法特点突出,要全面加强多元共治,促进环境资源的源头治理及前端预防。”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院长苏青说。
森林里的共享法庭
构筑多元解纷“新枫景”
“共享法庭和森林法官是什么?”在洪雅县瓦屋山镇金花桥社区里,村民老刘好奇的问着。
这是什么法庭?这又是什么法官?
这要从一起非法采矿案说起。
“咚咚咚。”在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核心保护区“老槽沟”矿区里,矿洞被人偷偷打开,发电机、骡子和铁镐纷纷上阵,一场秘密合谋的盗采活动,偷偷上演。
2022年9月23日,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赵某某、辛某某破坏自然保护罪一案。据了解,该案是大熊猫国家公园设立以来,全国首例涉国家公园破坏自然保护地罪刑事案件。
经审理查明,“老槽沟”矿区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该矿区已于2017年12月根据大熊猫国家公园规划要求依法予以封闭并施行自然生态恢复,赵某某、辛某某和冯某合谋,到“老槽沟”盗采铅锌矿石,其中,辛某某、冯某用电镐凿矿时引发矿洞跨塌,辛某某、冯某被垮塌的矿石掩埋,冯某当场死亡、辛某某受重伤。
最终,法院判决赵某某、辛某某犯破坏自然保护地罪,判处赵某某有期徒刑三年两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判处辛某某有期徒刑两年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我们在想,是不是可以组织我们的法官、特邀调解员现场开展法律咨询和纠纷调整工作,推动一些矛盾纠纷在公园里解决、在源头解决。”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庭长冯文婷在思考着。
时间来到2024年2月,全国首个国家公园“森林法官工作站”和“共享法庭”在瓦屋山揭牌,“森林法官工作站”和“共享法庭”的设立,既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深度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实践,也是推深做实林长制工作的有力举措,开启了现代化源头治理保护环境资源的新路径,形成环境资源纠纷源头预防、跨区域联调共治的新模式。
“我们这个共享法庭是全国首个国家公园共享法庭,落地洪雅县瓦屋山镇金花桥社区,该共享法庭以“一屏一线一终端”为标准配备,具备调解指导、网上立案、在线诉讼、普法宣传等功能。同时,该共享法庭可以通过小程序实现与瓦屋山指挥中心“天地空一体化”系统“云上连线”,进一步拓展了司法服务半径,最大程度实现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社会风险提前预警,司法服务精准投送。”成铁二院副院长余琦介绍道。
“现在大熊猫、羚牛、小熊猫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瓦屋山频繁出镜,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分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向山而行,拥抱未来。这一因地制宜探寻出的环境资源领域“前端治理+”特色治理模式,已在瓦屋山这片冰雪世界里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完善修复机制
探索司法保护生态修复“新模式”
初夏的雨后,青草的清香在空气中蔓延,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遍布青翠、充满生机。“你看这绿油油的土地,野生动物们都在这儿撒欢的跑。”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分局相关负责人兴奋地说。
“您已进入大熊猫国家公园,请注意保护野生动物。”当有人经过国家公园边界即发出语音提示,行人手机上还会收到手机短信提醒。提供该功能的,是今年大熊猫国家公园内经过验收的界桩。
2023年,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分局全面清退片区范围内53座小水电、21宗矿业权;通过植被恢复、封山育林、人工辅助育林等措施,实施生态保护修复1.2万亩。
2024年,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分局在区域内实施封育8000亩、植被修复5070亩,栽植云杉、冷杉、青冈、桦木63500株;已完成植被修复2800亩、栽植冷杉、云杉、槭树、桦木20万株;2025年计划完成植被修复6900亩、栽植云杉、冷杉、桦木等苗木50万株。
截至2024年末,通过实施“雅眉乐”三地交界园地共管,极大地保障了植被修复苗木存活率,其中2024年蚂蚁森林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槭树、桦木、冷杉、云杉植被恢复项目树种总体成活率及每个小班成活率全部符合合格标准(槭树94.35%、桦木93.767%、冷云杉94.29%),顺利通过捐赠方项目成活率验收。
在此基础上,司法守护生态保护修复也在有序进行。
“听说法官来普法啦。”2024年5月27日早晨,雅安永利彝族乡的村民老李早早地坐在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凉亭里,等待法官的到来。
这一天,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法官与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分局、当地法官、检察官、公安等组成一支普法小分队,深入紧邻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雅安市汉源县永利彝族乡、乐山市金口河区永胜乡开展环境资源源头防范、系统治理,以司法之力守护绿水青山。
“您平时放牧吗?家里的牛羊群不可以跑进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哦。”路过村民刘老伯的家,余琦法官用最通俗的语言一遍遍耐心地给村民讲解法律知识,让村民深切感受到法律的温度,服务的贴心,进一步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一个个举措、一项项成果,作用更加彰显,大熊猫的朋友们亦频频现身。据悉,目前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7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9种。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统计显示,该片区现有野生大熊猫13只。
森林里的法治集市热闹出摊
探索法治宣传“新样板”
“法官,我活干完了,找不到老板人了,啷个办喃?”“法官,我们外出打工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去年年初,在瓦屋山镇的集市上,一个由由洪雅林长办、洪雅管理站、洪雅法院、成铁二院联合设置的,以“熊猫秘境,森林集市”为主题的法治集市拉开序幕,为集市的“烟火气”增添了几分“法治气息”。
活动现场设置“法院文化展区”“原生态产品展区”“环境科普法治宣传区”“互动体验区”四个区域,琳琅满目的生态产品,趣味十足的竹铃,栩栩如生的竹编画……都流淌着在铁道和环保之上的温度与柔情,给予集市来自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诗情画意。
时间来到2024年8月,一起非法捕捉西藏山溪鲵案件的当事人初某、贾某跟随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法官一行重回案发地向往来群众递上关于爱护野生动物的法治宣传手册。
也是在这一天,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人民法院联合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在西藏山溪鲵案件的案发地开展全国生态日普法宣传,用法治的力量为西藏山溪鲵筑起“爱”的屏障。
一次次便民利民的司法服务、一场场真情为民的普法活动相继开展……三年来,成铁二院翻高山、越河谷,把普法宣传送达到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每一个角落,用山歌普法、方言讲解等方式,创新法治宣传呈现形式,做到让群众听得懂、听得清、听得进,普法宣传零距离。
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自成立以来,立足集中管辖优势,在片区20县(市区)设立“巡回审判点”,先后前往阿坝、雅安、绵阳、广元等地公开审理环资案件,巡回总里程达55000余公里。建立运行的“巡回审判+自然司法教育+修复性司法”工作模式卓显成效,90%案件实现就地审判、就地宣教、就地修复,并在因地制宜、因案而异、因时而动中为环资审判探索出多项创新性解决路径,彰显了以司法力量守护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态度和决心。
蓝天白云、涓涓细流、飞鸟虫鱼……是大自然对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馈赠,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分局、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将持续聚焦重点流域、重点区域,以个案裁判、机制改革、制度建设绘就大熊猫国家公园青山绿水新画卷,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