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贡井公安:主城区警航警务100%全覆盖

  
2024-12-17 21:34:51
     

余越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郭建民

近年来,自贡市公安局贡井分局紧紧围绕省公安厅“深耕善治”三年行动计划总体工作部署,以市公安局“双创”、“双年”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警务航空的建设运行工作。截至目前,贡井警航工作已基本实现组织管理体系化、协同作战平台化、场景应用多元化的先期目标。

2024年,“蜀警飞鹰”自贡贡井航空队共出动各类型警用无人机飞行4000余架次,辅助处置各类重大警情52起,护航大型活动32场次,协助抓获犯罪嫌疑人157名,找回走失人员15人,救助被困群众20人。


体系化建设:

在全市率先实现“一所一机三飞手”3分钟内抵达城区任意位置

“森林防火,人人有责;请不要随意焚烧枯枝杂草,禁止带火种进入林区。”12月3日,趁着赶场天,龙潭派出所启用无人机来到龙潭场镇上空30米处,利用机身上挂载的喊话器向群众开展日常法律宣传。不少群众被空中传来的声音吸引,驻足观看聆听......这仅仅是无人机应用到警务工作中的一个小场景。

自2023年9月贡井分局进一步深化警务航空体系改革以来,贡井公安分局不仅成立了“蜀警飞鹰”自贡贡井航空队,下设一中队、七小组,七个小组分别入驻派出所开展日常警务活动,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一所一无人机三飞手”;还制定了“航空队—无人机飞行小组—飞手”三级管理体系及系列规范性制度,为下一步的警务航空发展、民用无人机管控、“黑飞”反制、护航低空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悉,贡井公安分局目前配备各类型警用无人机17架,其中含3台无人值守固定机场;组建拥有30余名“飞手”的专业队伍,以巡控大队、派出所、警务站等一线单位为基点在全区划设64个飞行网格,设15条自动飞行航线、9条空地联动巡逻航线。通过科学布局,贡井分局已经实现了主城区警航警务100%全覆盖,3分钟内警用无人机可抵达主城区任意位置。

平台化作战:

指挥、侦查、采集  实现“三级同步响应”

不久前,“蜀警飞鹰”自贡贡井航空队利用无人机红外热成像、4G图传等功能模块,快速锁定一个隐藏在山林地区的聚众赌博窝点,指引地面警力成功将其捣毁,当场抓获涉赌人员30余人,现场扣押赌资20余万元。这是无人机用于警务实战的一起典型案例。该案的成功破获,离不开警航平台的支撑。

今年9月,贡井筱溪联勤警务站投入使用了市局开发的“自贡市警用航空器一体化作战平台”,实现了飞行任务、飞行线路、风速天气等信息同屏显示,实时汇集数据,AI分析研判,统筹调度全区警用无人机,动态监测飞行作业、督导飞行勤务,确保指令畅通、飞行任务安全。

根据贡井城区、产业园区、农村地区不同的治安复制程度和发案特点,贡井分局每日调度17台无人机按照规划的24条航线巡航,分局情指中心“7×24”小时警用无人机指挥调度岗运用4G图传技术实时分析飞行数据,会同市局、区委区政府无人机专用账号共享数据,实现“三级同步响应”,对突发敏感警情案事件就近调度警用无人机开展先期侦查和辅助处置,为指挥决策、现场处置提供强力支撑。

多元化应用:

聚焦实战场景,强化“无人机+”质效

为进一步推动警航建设与警务实战深度融合,贡井分局依托自贡市公安局警用无人机研修中心,组织课题组联合研发,聚焦空中巡逻、空中侦查、空中取证、空中搜捕等实战场景,现已孵化出“机犬”协同作战、密林追踪、目视火控打击等技战法,并改造出空飘物打击、网捕、破窗等专业无人机,对复杂山林搜索、室内侦查打击以及无人机反制等难点课题重点攻坚,更全面高效地赋能警务实战。

无人机的实战应用,必须强化“无人机+”的质效。据贡井公安分局负责人介绍,目前,分局在“无人机+”方面的应用初见成效。“无人机+侦查抓捕”,依托警用无人机先后破获贩卖毒品、非法捕捞等重大案件2起、协助破获赌博案3起,抓获涉赌人员100余人,现场缴获赌资一百余万元;“无人机+空中警戒”,通过警用无人机搭载视频、喊话设备引导机动车辆规范出行,有效保障车辆行人安全;“无人机+数据赋能”,将辖区乡镇的城镇部分建成高清3D模型,各派出所可通过“自贡市警用无人航空器一体化作战平台”对辖区进行实景查看,高效助力基层一线警务工作。

编辑:王硼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