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法庭是人民法院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桥头堡,是推进社会治理、服务乡村振兴的最前沿,是服务群众、解决纠纷的第一线。近年来,马尔康市法院白湾人民法庭积极践行“人民法庭、微网实格、枫桥经验”三位一体的司法工作模式,拓展人民法庭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辐射功能,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开展普法宣传,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
白湾人民法庭不仅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审判工作的目标,更是将普法宣传延伸到了儿童。针对木尔宗中心校留守儿童多的现状,白湾人民法庭主动送法到校,采用趣味竞答及案例讲解等方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进行宣讲,为祖国花朵的健康成长提供法治保障。
解民难,排民忧,服务群众“零距离”
“法官,我种的菜被苟某采去卖了,经过乡政府和派出所都没协调好。你们快来帮我们再协调一下。不然就要错过采摘期了......”这是在脚木足乡种植高山蔬菜的何某某打来的电话。接到电话后,法官立即行动,及时赶到脚木足乡白莎村进行现场调解。经过了解,何某某和苟某就高山蔬菜种植购销达成合作协议,后因履行协议发生争议,导致何某某、苟某对成熟蔬菜的采摘产生分歧。经过倾听双方的诉求和实地查看,法官提出了双方均能接受的调解方案,这起纠纷得以迅速调处。
白湾人民法庭将始终站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守在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线,以更高质量、更高标准为群众提供司法便利,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激活基层社会治理“一池春水”,让“小法庭”在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中不断释放“大能量”,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唐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