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运行三周年 总服务标的额497亿元

  
2024-12-09 16:40:57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李丹

记者从12月9日召开的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运行3周年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截止至目前,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法务区累计办理案件4.7万余件,接受法律咨询4万余件次,总服务标的额497亿元,接受参观317批9200余人。四个重点法务片区累计办理各类案件1500余件,接受法律咨询1390件次,调解涉企矛盾纠纷840件,总服务标的额21.9亿元。



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是全国地级市首个集“法律服务、审判执行、案物管理、法律监督、法治实践、法学研究”为一体的现代法务集聚区,规划使用面积达3.25万平方米。

记者了解到,目前,法务区已完成三期建设,实体入驻机构30家,线上“智慧法务”云平台入驻机构1275家。有全省规模最大的执行指挥中心、全省首个专业化商事法庭、全省第2家环境鉴定机构、全省涉案财物线上闭环管理试点中心以及公证、鉴定、律所、知识产权保护、市场调查等法律服务机构。初步形成“审判执行两院四庭两中心、法律监督一窗口三平台、法律服务一心多能、法学研究一站三室、涉案财物市区一体”的空间布局和“一中心多片区”的功能布局,真正实现企业“走进一扇门,办好所有事”。

三年来,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始终致力于打造一流法治营商生态圈。结合市场主体需求,出台全市优化法治营商环境23条措施、政法系统服务保障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建设19条措施。制定《企业“定联挂帮”行动暨业务工作推广实施方案》,组建法务区“进百企惠千企”专项法律服务团,为企业提供普法宣讲600余场次、案件会商100余场次。建立“1+N”企业联系制度和“事前事中事后”闭环服务机制,为150余家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法治服务。参与制定宁德时代宜宾研究院项目规划、外贸进出口一企一策等,参与涉企案件办理以及重大纠纷化解160余次。

三年来,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构建起区域法务协同发展新格局。坚持走出去,与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天府中央法务区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承接重庆法务系统资源功能,与北海仲裁委建立仲裁合作机制,与遵义、泸州、自贡、内江等地建立联席会议机制,进一步提升跨区域法治交流合作实效。聚焦服务“4+4+4”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法务“一中心多片区”建设,在宜宾高新区、江安经开区、高县经开区、兴文空铁新区等重点园区运行法务片区,形成辐射带动效应。

据宜宾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代金里介绍,下一步,将深入贯彻“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重要保障”,优化法务区运行管理和提能升级,统筹解决建设运行中的重大事项。整合法治资源层级,通过市直政法部门轮值开展“法治沙龙”、建设法学教育实践基地、引入高端法务资源、承办跨区域高规格法务活动,搭建起企业法务“双赢”平台。创新法务实践量级,推进“行政机关+专业机构”、优化“智慧法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加快保障提能升级,推进续建项目和涉案财物管理中心建设,引入更多优势法治资源,坚持“立足宜宾、辐射川南、司法赋能、拓圈成链”工作思路,将法务区打造成为服务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的高质量法务聚集地,为宜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能、再上新台阶、再出新成效。

编辑:贾知若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