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诈、“退款”诈,大英公安成功阻止2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2024-12-09 14:49:36
     

大英公安宣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罗孝伟

年末岁尾,是各类电信网络诈骗警情的多发、高发季,以“小利”为诱饵,“退款”“返利”为伪装的案例,会否让你“中招”?

近期,大英县公安局成功阻止2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下面将2起案例进行通报,希望引起广大市民的防范警惕

精准扶贫资金提现?假的!

11月26日,刘大爷到银行办理现金汇款业务,金额为1万元。刘大爷在办理业务过程中不停打电话,引起银行工作人员的警觉。工作人员询问其资金用途,刘大爷称“国家对他的精准扶贫,需要缴纳保证金”。




交流过程中,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到,刘大爷与对方的沟通方式为 “微信聊天”,成功说服其拿出手机查看,聊天信息显示“刘某某-精准扶贫放款小组(3人组)微信群”,遂工作人员察觉不对,立即中止办理业务,并选择了报警。


警察到场后对刘大爷进行了劝阻,成功地拦截该笔资金,为其挽回资金1万元。

完成任务培训退费?豁人!

2024年11月22日,大英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接到预警指令,立即启动“警银”联动机制。17时10分,银行工作人员向反诈中心反映有一男子下午在银行取款2.7万元,与预警金额相符。


民警立即联系上取钱男子漆先生,劝阻其转账,同时赶往银行网点见面。到达银行时,民警看到柜台上放着一个快递纸箱,箱内有2.7万现金。民警询问漆先生资金用途和去向,其一开始并不配合,说出多个理由搪塞。



在民警再三解释和劝诫下,漆先生终于意识到自己被骗,告诉民警:是网上认识的一个人告诉他可以退还某个培训的3000元费用,他按照那人的要求,一步一步完成所谓的“任务”,今天是要将2.7万元现金送到成都去。幸亏民警阻止及时,漆先生保住了2.7万元。

大英警方提醒:请大家一定牢记防范电信诈骗的“三不一要”

1.不轻信: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短信,不轻易加陌生人的微信、QQ好友,不轻易拉陌生人入群,不给犯罪分子布设圈套的机会。

2.不透露: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家庭信息、金融账户信息,如有疑问要向亲友等知情的人核实。

3.不转账:绝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在汇款转账前要向对方再三核实,不能让不法分子得逞。

4.要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一定要向公安机关立即报案,并提供骗子的账号、联系方式等详细情况,以便公安机关侦查破案。

编辑:张晓雨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