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公安局深入推进巡处一体化改革创新,持续加强警务联勤快反站建设,坚持屯警街面、动中备勤,在城区建成7个规范统一、24小时常态化运转的街面警务工作站。来自巡特警、派出所、交通管理大队等130余名民辅警驻点值守,加强街面巡控,切实维护辖区持续安全稳定,筑牢平安防线。
屯警街头,铸就维护治安的“桥头堡”
群众在哪里,哪里就有警察的身影。盐源县公安局通过把快反站打造成维护社会治安的“桥头堡”,不断做实主动警务、预防警务,让群众感到警察就在身边、安全触手可及。
“快反站建在闹市区、警力大量铺在街头,不仅能预防、震慑打击违法犯罪,更确保在群众遇到危难时,就近警力第一时间到达,高效处置。”盐源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负责人安江华介绍。
盐井镇地处盐源县核心地带且商铺、大排档众多,导致因饮酒后发生纠纷、打斗时有发生。城区快反站投入使用后,与辖区派出所、社区深入研判问题根源,采取全天候静态值守与动态巡逻相结合,形成了以快反站为中心的“点、线、面”互为交织的网格化、棋盘化巡防格局。
特别是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期间,盐源县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将烧烤摊、大排档、KTV等风险点位等级防控作为切入口,采取硬核措施,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梳理位置临街、人员聚集、隐患较多等直接影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风险点位,确保应管尽管、一个不落。截至目前,全县巡特警街面防控力量依托快反站,处置警情35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余名,救助群众750人次。
排查隐患,打造应急处突的“尖刀队”
“有疯牛要伤人,往城区方向冲过来了!”2024年10月11日下午,盐井镇村民沙某向盐井派出所求助。为防止疯牛伤及群众,盐井派出所值班民警立即联系快反站民警,迅速组织人员,携带必要装备,前往事发地点。在经过长达1小时的周旋及追踪后,最终在安全区域成功将疯牛击毙,消除了安全隐患。
“现在接大队通知,到圆角楼附近进行巡逻。”特巡警大队民警何学林手拿对讲机说。“没有出警任务时,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巡逻,巡逻并不是漫无目的地走,而是巡逻民警辅警们会沿街深入细致地盘查,开展巡逻防控和隐患排查,同时也将巡逻防控的触角延伸到僻静街道,特别是高中生放学时会加强学校周边的巡逻。虽然是‘车巡’和‘步巡’结合,但我们每天大约走一万多步,夏季出警任务多时,可能走更多。”何学林介绍说。
盐源公安统筹调动派出所、交通管理大队、特巡警大队民辅警,联勤联动综治力量,通过全面巡、精准查、深入宣、立体防,全面强化社会面的平安稳定,在每一个岗位上都站好岗执好勤,真正实现有警接警、无警巡逻、动中备勤,实现覆盖城区的巡逻勤务常态化运转,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和震慑力。通过一警多能产生1+1>2的效果,缓解了警力不足的问题,筑牢了平安盐源的第一道防线。
巡逻防控,成为快反快处的“检验室”
“谢谢你们,警察同志,如果不是你们,后果真的不敢想。”4月27日凌晨1时许,盐源县公安局警务联勤快反站内陈女士见到走失的父亲,激动地向民警表达感谢。
2024 年 4 月 26 日晚,盐源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巡逻防控时接群众报警,称其 80 多岁患老年痴呆的父亲14 时许去广场散步后未归。民警了解情况后安抚家属并确认老人体貌特征,分成多个小组展开搜寻。历经两小时,终于找到迷路老人,将其带到快反站休息并联系家属。
“我们就近接受群众报警求助,快速处警提供便捷服务,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盐府壹号快反站民警马忠说。快反站全天24小时配备警力,以巡特警驻站为主,融合辖区派出所、交警等警力,就地处置突发案事件、响应支援指挥指令,实现了点对点实时推送、人对人在线互动、事对事及时处置。同时,站点民警辅警积极落实“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全力打造平安高地,护航经济社会发展,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