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淋双 吴璠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雍剑波 文/图
12 月 5 日,广安市公安局第五季“身边的榜样”宣讲会在广安区举行。本次宣讲会聚焦广安区公安分局对“枫桥经验”的传承与践行,生动展现他们在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历程中的生动作为。全市公安机关民辅警、市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警风警纪监督员等700余人到场参加。
传承--英烈精神
1989年7月24日凌晨2点,协兴派出所民警杜茂忠带领联防队员在执行夜间巡逻任务中,发现一辆可疑车辆并拦车检查。他出示证件后遭到了司机李某及车主蔡某的拒绝和阻挠。穷凶极恶的蔡某乘其不备从座位拿起螺丝刀刺向杜茂忠的胸部、腹部,被连刺数刀后,杜茂忠倒在了血泊中。但车主蔡某全然不顾,仍然指使驾驶员发动汽车猛朝前冲去,车轮无情地从他身上辗过,杜茂忠当场壮烈牺牲。
2021年,杜茂忠烈士的女儿杜秀英主动申请调入协兴派出所工作,在看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公安大学在读英烈子女的回信后,她这样写道:“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令我格外温暖和振奋。踏上父亲战斗过的地方,虽已不再年轻,但我必定笃行。走父亲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做父亲未尽的事,每一件都认真。这便是对英雄父辈最好的纪念。”
杜茂忠烈士的事迹激励了一代代协兴公安人接续奋斗。小平故居连续多年无重大案事件发生,已成为全国一级公安派出所、全省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传承--为民情怀
广安一直是劳务输出大区,2007年,协兴辖区的留守孩子多达300余名,农村留守青少年的违法犯罪问题和受侵害警情日益突出。原协兴派出所驻村民警肖文海因地制宜,因情施策,探索总结出“三查四有五定期”的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服务机制,为全省全国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贡献了协兴样本。
肖文海退休后,接力棒传递到徒弟胡良燕手中。在一次走访中,她发现辖区女童妙妙到了上学年龄仍未上户,调查发现其父亲郑某因贩毒入狱、母亲失联,跟病重的奶奶相依为命,胡良燕通过多方走访解决其户籍问题,并与党政一道,在奶奶去世后为妙妙找到好心人收养。
如今,胡良燕被孩子们亲切地称呼为“燕妈妈”,她已经连续8年给孩子们上“开学第一课”,不仅对留守儿童建档立卡、关爱到家,还专门设计了农村留守儿童的专题保护课程,每年走进学校办讲座。目前,辖区300余名留守儿童相关情况全量纳入台账管理,留守儿童被侵害案件连续12年“零发生”。
传承--红色警务
协兴派出所所长每天上班的“第一班岗”,是小平故居南大门,所长值守故居南大门已成为铁打的规矩,重大节庆和安保更是“全警一起上”。派出所主防持续深化,数字布防、显警主防、武警联防、全天盯防“一体推进”,由警务助理、志愿者、调解员组成的“红黄蓝”队伍同步开展“护游”行动,汇聚民力协防,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安全感不断提升。
多年来,协兴派出所服务触角不断延伸,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从设置户籍终端机方便游客办证取证,到配送爱心手环帮助查找走失儿童;从全民水库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到助力“龙安柚”“盐皮蛋”产业振兴;从脱贫攻坚的最前沿,到抢险救援的第一线,他们始终与红色故里的绿水青山相牵、群众冷暖相连。
宣讲会以现场宣讲、时空对话、视频展示、情景剧等形式融合呈现,生动地再现了广安区公安分局在传承“枫桥经验”、全力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进程中的热血奋斗历程。此次宣讲会在广安公安民辅警群体中激起强烈共鸣与回响。广安区公安分局花桥派出所民警潘思承表示将以前辈为楷模,把“枫桥精神”深深融入公安工作的每一处细节,以赤诚之心守护城市安宁,持续不懈地在争创“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漫漫征程中砥砺前行,无畏风雨,奋勇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