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无辜者寻清白!乐山市市中区检察院监督处理多起虚假诉讼案件

  
2024-12-03 11:34:36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刘任

为偿还个人债务和满足个人消费需求,公司法定代表人竟通过虚假诉讼将上百万元债务甩给公司股东和陌生人;自己身份被人冒用做担保,泸州一男子凭空背上20万债务……过去一年多时间,乐山市市中区人民检察院发现多起涉及金融领域的虚假诉讼的线索,在确认线索真实性后介入进行调查,并启动监督程序向判案的市中区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最终获得改判,维护了当事人的权益。截至目前,已有4起同类案件改判,还有1件尚在审理中。


案件一:

2021年6月,重庆人李某通过相关渠道向乐山市市中区检察院申诉称,他因某一起案件被乐山市市中区法院定为实行被执行人,自己毫不知情,是无辜的。

检察官根据李某提供的线索,查阅到了乐山市市中区相关案件的卷宗。2017年2月,四川某涂料公司法定代表人肖某向乐山市一小额贷款公司借款110多万元,乐山市某融资担保公司为其担保,抵押物是涂料公司名下一栋位于泸州市合江县的办公楼,另外还有公司股东5人、重庆人李某向融资担保公司提供反担保。谁知到了2017年年底,融资担保公司发现自己对涂料公司办公楼的抵押权登记被人神不知鬼不觉的注销。面临可能出现的经济损失,担保公司一边报警一边对反担保人提起民事诉讼追索款项。2018年7月,乐山市市中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要求公司股东5人和李某承担连带清偿责任。2019年5月,法院依法强制执行,相继查封了涂料公司和几位股东以及李某的资产,并对这6人进行了限高。

检察官在阅卷过程中发现两点疑问:首先是原审诉讼过程中涂料公司法定代表人肖某作为5名股东的特别授权诉讼代理人出庭,但他并未提供证明其代理人身份的材料,这种行为也不符合相关规定;其次法院的传票送达文书只有肖某签名,5名股东的送达文书均被退回且显示未能联系上收件人。在进一步调查中检察官发现,担保公司对办公楼的抵押权登记被注销是因为肖某伪造了全套资料,担保公司报警以后肖某已经被抓捕归案。2020年11月肖某因犯合同诈骗罪被合江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2年,2021年时正在监狱服刑。

乐山市市中区检察院检察官先是联系了涂料公司5名股东,发现法院卷宗中留下的电话和地址都是假的,而李某也提供了证据证明他对反担保这一事情并不知情。在检察官的多方努力下,5名股东被找到。6名反担保人的签名、手印被检察机关送到了专业机构进行鉴定,最后确定6人中只有一名姓李的股东是本人签署的反担保协议,而此人正是肖某的前妻。这之后检察官又通过合江相关部门获得了肖某的口供,肖某承认找人伪造了几人的签名为他贷款提供反担保。就这样这起由肖某一手炮制的虚假诉讼终于水落石出。他为了一己之私,作为涂料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绕开股东会议决议,私自使用公司资产贷款供自己挥霍,还让几位无辜的股东和毫不知情的李某承担了责任。

2022年,乐山市市中区检察院将相关情况汇报给市检察院并提请抗诉。随后,乐山市市中区法院进行重审,并改判公司4名股东和李某不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对于上述判决,肖某和融资担保公司均不服,提起了上诉。2023年12月,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最终决定除了肖某的前妻以外,其余5人都不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这一件前后跨越近7年的案件终于落下帷幕。

案件中最无辜的当属重庆人李某,他被卷入只是因为肖某随便在网上查了一个身份证填了上去。为此李某花费了无数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申诉,当他拿到判决书的时候,他说:“我找了很多部门都没有帮我解决问题,在检察官的帮助下,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检察为民的温度。”


案件二:

2023年9月,泸州人胡某发现自己的银行账户被冻结。他找到了进行冻结的乐山市市中区人民法院,结果发现自己莫名其妙成为了小额贷款的担保人。这一信息很快被通报给了乐山市市中区检察院。

检察官介入后了解到,2017年,泸州某男子向乐山市一小额贷款公司借款20万元,由某融资担保公司提供担保,担保公司通过贷款中介何某找来了第三人胡某进行反担保,并提供了身份证、工作证明和签约照片,之后由于贷款人逾期担保公司对贷款人和胡某提起了诉讼。

检察官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查询之后,又调取了担保公司提供的相关反担保文件,发现签约照片上的胡某与本人长得完全不像,经过笔迹指纹鉴定,确定了胡某是被人冒名顶替。之后,乐山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再审撤销了原判决,胡某不再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编辑:夏修露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