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鼠害严重,行政机构是否履职不到位?检察院利用大数据监督模型固定证据

  
2024-11-27 17:32:35
     

阿坝县检察院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王焰

2024年5月,阿坝县检察院在对川西北草原鼠害的调研中发现草原害鼠异常严峻:草原害鼠不仅挖土盗洞、取食牧草、破坏草原植被。为害后土壤连同草皮层一起被拱起形成沙土堆,加剧牧区、湿地草场退化、沙化和水土流失。

这样的情况引起了当地检察机关的持续关注,办案检察官从案情线索和证据入手,确定该县某行政机关履职不到位。

6月,阿坝县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自主研发“草原鼠害防治大数据监督模型”,利用无人机直接参与现场勘验取证,快速检测鼠洞密度,辅助收集和提取全县15个乡镇辖区近三年鼠害严重区域数据,进行比对碰撞,发现有8个乡镇涉及19个村存在鼠害问题线索。对筛查出的19个线索进行核实,从中发现线索涉及的乡镇和村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鼠害问题。

7月1日,该院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7月9日,向某行政机关制发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建议该局对全县鼠害情况进行核查,对鼠害严重区域依法进行科学可持续治理,加强鼠害防止宣传。

7月15日,该局书面反馈称对全县鼠害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已制定了科学可持续防控举措和治理方案,将阿坝县鼠害防止纳入“阿坝县2023年中央财政林业草原改革发展资金项目”,在全县7个乡镇18个村投入资金144.000万元,防治鼠害 700000亩,在9月底之前完成既定治理。


鼠害严重区域用石高粉画出28米为半径的圆,面积为0.25公顷


对该圆形区域内的鼠洞用一次性纸杯堵住鼠洞口


24小时后,针对纸杯被害鼠拱出洞口数确定为有效洞口数。


实地勘验


为全方位、立体直观地记录草原鼠害危害程度状况,弥补现场拍照的局限性,检察技术部门运用无人机开展现场取证

组建“检察+林草+生态”的《阿坝县鼠虫害防治藏汉双语法律宣讲团队》,在全县各乡镇辖区和农牧民群众中进行鼠害防治宣传,目前已举办宣传讲座3场次,参与农牧民群众200余人次,达到了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该案例以草原鼠害为切入口,充分发挥大数据监督质效,研发大数据监督办案模型,依法督促行政机关能动履职。进一步促进了“检察+行政”多部门协作的生态保护监督机制建立;激发了公众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黄河水源的良好氛围。通过研发应用大数据监督办案模型优化了办案资源配置,提高了检察资源的利用效率,适应了新时代检察工作要求。

编辑:张晓雨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