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如一日,他是社区里的“冬”日暖阳……

  
2024-11-27 16:10:34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周夕又

杨冬悦,成都金牛公安凤凰山派出所辅警。1984年出生的杨冬悦,2016年参加公安工作,这八年间,他一直战斗在基层一线,曾获市局三等奖、分局四等奖、分局治理标兵、“百日行动”和“磐石2号”先进个人,并连续多年获得年度优秀。

积跬步至千里

小时候,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英雄梦,梦想着可以仗剑江湖,惩奸除恶。

杨冬悦也不例外,他说自己原本是想去办案队,最后却一心扎根在了社区里。没有缉查追逃的紧张悬念,也没有惊心动魄的破案故事,与之相伴的是事无巨细的琐碎事务,但在杨冬悦看来,“这里离群众更近一些,我很喜欢。”

从事社区工作,家长里短,说起来都是小事,可掂量起来又都是大事。

杨冬悦所在的凤凰山辖区金韦社区,多为拆迁安置小区,流动人口多,管理起来极为不易。一开始,面对基础情况不熟悉、人地两生的困难,杨冬悦坚信社区工作不仅是把基础工作做好、做细就能“做”出来的,更是一家一户“走”出来的,不“走”看不出问题,探不到困难。

就这样在一天天的积累中,杨冬悦用双脚“丈量”了辖区所有道路,只要群众说出一个简单的地址他就能马上定位,在群众需要时第一时间来到他们身边,他被辖区群众誉为金韦社区的“活导航”,他从新手菜鸟磨砺成为岗位骨干、业务能手,一步步走得扎扎实实。

警务工作“小窍门”

这八年间,杨冬悦说自己最大的收获,便是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相处。

在同事印象中,刚到所上时的杨冬悦是个内向的人,“不咋个开腔 !”而如今的他,在社区警务工作的千头万绪中,还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小窍门—— “跟群众沟通交流,你不能上来就是说教,这样别人不乐意听,也起不到啥效果,轻松一点唠唠嗑,一下就拉近了两个人的距离,下一步的工作就好开展了”。

4月1日下午,万女士神色匆忙地来到派出所报案,称自己通过网络购买某音乐节的VIP门票,被人诈骗1800多元。原本万女士和对方约定好音乐节当天现场取票,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音乐节当天始终联系不上对方。

接警后,当日值班的杨冬悦耐心与万女士交流沟通,根据其提供的线索展开调查走访工作,经大量侦查、取证,最终确认该名万女士所称的陌生好友,真实身份为简阳籍男子施某某。随后,杨冬悦协助所办案队即刻行动,经过一番周密部署,在晚上的音乐节现场,将其成功抓获,施某某对自己诈骗万某钱财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经案件深挖,另一名受害女子的损失也被一起追回。

最开心的时刻

腿勤嘴甜是杨冬悦工作的“法宝”,是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心经”,家长里短、生活琐碎,群众总愿意向他倾诉,而这也成了杨冬悦获取工作信息的重要渠道。他说,自己最大的欣慰,是为群众解决完烦心事后,得到的一句真诚的感谢,“那一刻,是最开心的时刻。”

5月31日凌晨3时许,杨冬悦接到何先生的求助电话,何先生说自己与女朋友陈女士吵了架,女朋友表露轻生意图,需要派出所帮忙阻止。

接警后,杨冬悦与民警立即驱车赶到何先生家中,此时陈女士已爬到卧室的窗户外面,随时有坠落的可能,杨冬悦临时充当起“心理专家”:“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每个人都会有或大或小的压力,但没有什么事是过不去的。”杨冬悦一边稳住女子的情绪,一边快速冲过去抓住她的双手,在同事的协助下,一起把她拉了上来。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耐心开导,女子终于不再抵触,表示今后不会做冲动的事情,正确疏导自己的情绪。女子家人也对杨冬悦的及时化解危机与耐心安扶表示衷心的感谢。

八年一瞬,杨冬悦用走街串巷丈量辖区每一寸土地,将这里一砖一瓦、一花一树装进脑海,更将社情民意深深刻在心里。

如今,杨冬悦早已对辖区情况了如指掌,但他仍坚持每日入户。走在辖区,“小杨,来家里吃吃饭、喝喝茶”这样的招呼声常入耳中,也成了他与辖区居民感情深厚的真实写照。

编辑:张晓雨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