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公安创建“摇摇临”风控管家平台,引导矛盾风险共治

  
2024-11-27 15:48:58
     

今年以来,邛崃市公安局按照省公安厅、成都市公安局关于“深耕善治”的系列部署要求,聚焦推动矛盾风险源头治理,创建“摇摇临”风控管家平台,利用科技手段调动多元力量实现矛盾风险“排查梳理、分析研判、信息流转、纠纷化解、应急处置”联动共治,有力有效将基层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自9月平台运行以来,邛崃市公安局共向14个乡镇(街道)推送矛盾纠纷风险预警信息159条,目前已完成闭环处置159条。辖区内无“民转刑”“刑转命”“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等恶性案事件发生,接处警满意率由上半年全市倒数第3名升至全市第3名。

问题导向,复盘总结,找准工作方向

一是复盘找原因。针对辖区个别邻里纠纷演化成刑案的情况,举一反三,成立工作专班,对全局近五年发生的和公安部通报的“民转刑”“刑转命”案件进行“解剖麻雀”式复盘,分析研判矛盾纠纷化解、风险隐患管控工作中的漏洞和不足,汲取经验教训。二是启发新思路。紧盯“跟踪回访环节缺失”这一工作漏洞,启发出“延伸工作触角,抵近最后一米”“公安警力有限、共治力量无穷”工作新思路,联动部门镇街,对接处警后仍可能存在风险隐患的矛盾纠纷开展后期跟踪回访工作,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闭环。三是探索新路径。积极争取邛崃市委政法委工作支持,明确由公安引导进行“警格网格”深度融合,整合全市社会综合治理资源,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风险隐患联化”“非警务类警情联处”“矛盾纠纷联调”“警格网格联动”四大协作行动,解决“各自为阵”“推诿扯皮”等顽瘴痼疾,开拓“依责共治”工作新局面。同时,争取人民法院工作支持,配合出具司法确认和家暴事件人身保护令。

建设平台,闭环流程,规范管控风险

一是开发应用平台。在邛崃市委政法委支持下,依托邛崃市微网实格基层社会治理平台,增设“摇摇临”风控管家子平台,形成“公安摇铃、镇街来人,铃铛一响、责任捆绑”基层治理新模式,实现“信息传递,责任传递”,拧紧共治责任链条。二是规范运行模式。将常见的15类矛盾风险,依据现实危害性和轻重缓急程度,标注“红黄蓝”三色预警提示。每日通过邛崃市局和派出所两个层级对警情进行分析研判,提取各类风险信息后,通过平台报送至邛崃市委政法委,由其推送给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接到推送信息的部门和乡镇(街道)按照“111”处置时限要求(红色预警1天内介入处置,后期持续跟进;黄色预警1周内处置;蓝色预警1月内处置)落地见人见事,并将处置情况以文字并附图片、视频的形式反馈回平台。由邛崃市委政法委和邛崃市局联合组建的“风控中心”对处置成效进行评估,彻底化解的予以结案,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的,予以退回,重新启动处置流程,直至彻底化解。三是纳入重点督导。争取邛崃市委、市政府工作支持,将“摇摇临”风控管家平台运行情况纳入邛崃市级平安建设目标考核,将“报送数、处置数、回访数、推诿数”“处置率、回访率、反复率、满意率”“四数四率”作为重点指标进行督导,推动工作机制落地见效。

建立机制,警网融合,构建共治格局

一是建立非警务类警情处置协作工作机制。邛崃市局针对有风险隐患的非警务类警情,通过“摇摇临”风控管家平台流转给涉责部门发起协作,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由其进行政策解释和跟进处置,促成风险隐患、矛盾纠纷、民生诉求等问题彻底解决。今年9月该工作机制运行以来,共计向相关部门流转各类非警务类警情53起,13个涉责部门均依责开展处置工作,均未出现重复报警问题。二是建立矛盾纠纷联调协作工作机制。针对复杂疑难矛盾纠纷,探索建立了“33制”化解工作法,即:三级联动、三次联调、三长联手。派出所社区民辅警、网格员力量、专职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等调解力量进行第一层级三次联调;派出所社区副所长、社区领导、部门科室领导进行第二层级三次联调;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法庭庭长“三长”联手与镇街分管领导、部门分管领导进行第三层级三次联调,调解结果由市法院进行司法确认。9月以来,共计化解各类疑难复杂纠纷10起、信访积案19件。三是建立警格网格融合协作工作机制。将全局社区警务力量划分成457个警格,嵌入邛崃市457个一般网格。所长与村(社区)书记、社区副所长与一般网格长、社区民警(辅警)与网格员分层级一一对应,落实“派出所所长每周与村(社区)书记见面,社区副所长与一般网格长每周碰头,社区民警(辅警)与网格员日常联动”工作机制,围绕网格力量四项工作职责合力开展“联动走访各类主体”“联动发现风险隐患”“联动维护社会秩序”“联动处置突发事件”等工作,打造“警力向网格流动”“警务在网格进行”“问题在网格解决”的社区警务新格局。9月以来,共走访各类群体825人,发现并排除风险隐患101个,共同调解矛盾纠纷164起。

(邛崃公安)

编辑:张晓雨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