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大礼包”?荣县一女子被骗30多万

  
2024-11-14 09:22:18
     

李泽熹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郭建民

11月2日,家住荣县县城的刘女士收到一个匿名大礼包,拆开时看到里面有一张“双十一”购物活动的宣传单“0元购物,多重返利”。为了参加返利活动刘女士扫码添加了助理“向洁”的账号,对方将其拉进一个QQ群聊,通过群内链接下载了叫Sky.Mc的APP。

助理“向洁”称在APP上刷单可以得佣金,刘女士做了前几次任务后,果真得到了相应佣金。殊不知,她正一步步掉入对方的陷阱。

刘女士再次领取新任务后,对方称任务升级了需要垫付保证金,任务完成后就会退回。

尝到甜头的刘女士深信不疑,分多次给对方转账后,对方称刘女士操作错误,为了控制风险,需要打包现金,过网约车发往指定地点。

刘女士在“向洁”一步步引导下,准备好了现金,在白纸上写好“非取货本人请勿打开”“如有打开,损失自行承担”等警示语后,贴在装钱的纸箱上,通过“货拉拉”APP预约车辆分4次向对方寄出了307000元,发往对方指定的宜宾市、自贡市、内江市等地。

待刘女士反应过来被骗报案时,被骗资金已被诈骗团伙转移。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

1.大多骗局,骗子都是利用受害人贪小便宜的心理获取信任,广大市民朋友务必牢记:兼职刷单就是诈骗!

2.诈骗分子不断翻新作案手段,通过“线上诈骗+线下取现+网约车投送”的组合模式进行洗钱,手段更为隐蔽。骗子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取现金,通过滴滴、货拉拉等网约车,以及其他邮寄、跑腿等方式,运送至指定地点。

3.运送的包裹(现金)一般标有“贵重物品”“严禁拆封”“后果自负”等字样;接收包裹人员往往会背包,戴帽子、口罩、眼镜掩盖面部特征。

4.提醒广大网约车司机,接到有可疑物品运送订单的,应该提高警惕,务必仔细核实包裹内容。如果发现可疑包裹及人员,立即停止运送并报警。

编辑:贾知若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