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刘磊:扎根基层十五载,以警心赢民心

  
2024-11-07 14:40:44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曾昌文

“深入社区,广结民心,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只有以服务为本,赢群众支持,社区工作方能扎实有效,赢得民心所向。”谈起社区警务工作,成都市公安局新津区分局五津派出所副所长刘磊感慨颇多。


15载磨砺,从青涩片警到“平安堡垒”缔造者

从初入警营的青涩,到如今成为辖区群众心中那座坚实的“平安堡垒”,刘磊用了15年。对于他来说,这条路没有任何捷径可言,唯有“勤奋”才能赢得得百姓的好口碑,才能成为一名老百姓认可的优秀警察。

2009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刘磊通过考试来到了新津公安五津派出所,成为了一名社区民警,俗称“片警”。初出茅庐的刘磊由于业务不熟悉,面对接处警、社区走访、矛盾调解等纷繁且充满挑战的新课题,也曾一筹莫展。为了尽快熟悉业务,除了虚心请教同事外,每天傍晚下班,他都要多抽出几个小时,坚持做笔记和总结当天的业务,这一习惯到现在他还仍然坚持。凭着悟性和勤奋,不到一年时间,刘磊就掌握社区民警应知应会的内容,还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反思,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社区工作法:“大走访”,深入基层、观察民意;“广排查”,摸底调查、消除隐患;“深了解”,仔细倾听、了解民意;“细调解”,公平公正、排忧解惑。


靠着自己摸索出的社区警务工作方法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刘磊的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尽管平日里他言语不多,但每当谈及自己负责的辖区,他总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就以这个小区为例,自2018年我们开始尝试实施出租屋旅店式管理模式以来,发案率连年递减。”他自豪地指出,“再看看那个体育场,2022年我们增设了智能共享存储柜,为前来锻炼的居民提供便捷的免费存放服务,自那以后,该区域一直保持零发案记录。”

助蜕变,“迷途少年”重获新生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有时候,一句温暖的话,一个坚定的眼神,就足以点亮一盏希望之灯。2012年,张某,一个19岁的青年,带着持刀抢劫的过去,从铁窗后走出,面对的却是家庭的破碎和社会的偏见。

这时,刘磊走进了他的生活,不是以执法者的身份,而是以朋友的姿态,在茶馆里,倾听着张某的迷茫与无助。“无文凭、无技能、有前科,找工作难,邻里异样眼光更让我心痛。”张某的声音里,藏着深深的绝望。但刘磊听后,没有退缩,只有更坚定的决心——他要帮助张某走出困境。

从500元的困难救助,到四处奔波找工作,刘磊用行动证明了他的承诺。终于,一家新餐馆的厨师学徒岗位,成为了张某“新生”的起点。刘磊带着张某多次上门与餐馆老板沟通,为张某作保,更为张某定下了“服从管理、虚心学习、踏实肯干”的规矩。张某没有让这份信任白费,从学徒到正式厨师,他一步步走来,每一步都凝聚着汗水与坚持。在这个过程中,刘磊就像他的亲哥哥一样,无论生活还是工作上的问题,都给予及时的帮助与支持。

如今,张某已经经营起了一家自己的餐馆,娶妻生子,重回人生的正轨。他说:“是刘哥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他让我相信,即使曾经迷失,也总有重新开始的机会。”这段经历,不仅是对张某的救赎,也是刘磊作为警察使命与责任的最好诠释,不仅改变了张某的命运,更传递出了一种温暖与力量——每一个迷途的灵魂都值得被温柔以待,每一次努力都可能迎来生命的转折。

科技“新”警,智破赌球大案

在数字洪流汹涌的今天,科技之光正以雷霆万钧之势,重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警务领域亦在这场变革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请注意,抓捕警力紧急待命!有两名嫌疑人已返回住所,行动即刻启动——立即实施抓捕!立即行动!”此刻,在新津公安五津派出所的二级合成作战中心内,刘磊眼神坚定,沉稳有力下达了这一紧急指令,一场精心策划的抓捕行动迅速拉开序幕。

今年7月,欧洲杯绿茵场上的激情碰撞正酣。而在新津公安五津派出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也正悄然进行。因职责分工的调整,分管二级合成作战、捕现和黄赌毒打击查处工作的刘磊,在一次偶然的社区走访中,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风向——一条与欧洲杯赛事紧密相连的异常资金链。

他迅速对案件开展深度挖掘,在刑大和网安的强力支持下,对线索进行层层剥离,逐渐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的活动轨迹,并精准锁定了他们的身份。


经过连续数日夜以继日的缜密侦查与不懈追踪,警方终于掌握了确凿无疑的证据。在刘磊的果断指挥下,警方雷霆出击,一举将2名组织赌球的首要犯罪分子及其背后的30余名参与赌博的违法人员悉数擒获,为这场无声的战斗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编辑:贾知若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