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陈博
去年以来,金堂县人民法院着力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多措并举,从人员心理、生活状态、未来发展等多个方面谋划推进。
首先是聚焦心理健康,设立“豌豆荚·金心护苗”心理咨询室。为贯彻对未成年人罪犯的“教育、感化、挽救”工作方针,落实“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设立心理咨询室,聚合思想谈话、心理测试、心理疏导和行为纠偏功能,邀请心理专家参与案件化解,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心理矫治和教育引导,并对未成年被害人进行心理辅导。自2023年心理咨询室建成以来,对未成年人进行专项心理辅导22人次,开展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及犯罪主题讲座5次。
再是聚焦生活困境,强化慰问帮扶。针对家庭情况确有困难的未成年人积极进行慰问帮扶。于春节、六一、开学等适当时间节点,开展留守儿童、涉未案件当事人慰问帮扶活动,彰显司法温情。2023年至今,为当事人赠送生活及学习用品3次,了解涉案未成年人的生活情况、心理状态,促进案件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不断提升司法为民服务质量。
最后是聚焦社会融入,落实记录封存与判后回访。在刑事审判工作中,严格落实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避免未成年人的犯罪前科给其带来负面影响,使其平等享有与其他正常人同等的权利。强化对少年犯的判后回访,通过与少年犯面对面谈心,了解其思想变化和改造情况,并结合其性格特点、犯罪原因及家庭情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帮教方案,对其进行心理辅导、职业规划等,帮助少年犯通过教育改造,阳光回归、无痕融入社会。2023年至今,对3名判缓刑的少年犯进行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