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周夕又
在成都崇州禁毒的征程上,有这样一支卓越的团队——微检治·禁毒团队。成立以来,团队紧紧围绕“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毒品案件”的工作要求,不断加强办案能力建设,提高司法办案质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多次获得禁毒先进集体和个人称号。
以党建工作为引领 助推队伍思想建设
“微检治·禁毒”办案团队坚持党建引领,立足“立检为公,执法为民” 的总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团队。加强政治建设,打造战斗堡垒。团队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夯实检察基础,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保持政治定力,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坚持政治学习,提高党性修养。团队每月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学习党纪党规,要求干警撰写学习心得、总结,以增强干警党纪意识和党性修养。创新工作方法,夯实长效机制。团队以“互联网+党建”形式,利用党员E家、学习强国等手机APP加强团队干警日常学习,每月制定详细规划,明确长短期目标,细化各项要求,定期通报完成情况,推动成员自觉接受教育,夯实长效学习机制。
以提前介入为抓手 强化法律监督质效
“微检治·禁毒”办案团队及时制定并与公安机关会签《重大毒品犯罪案件提前介入实施方案》,为提前介入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依据。适时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取证。对重大毒品案件及时召开提前介入联席会议,通报案件信息以及取证进展。引导侦查人员围绕制毒原料来源、制毒工具、购毒人员等方面及时固定证据,并对侦查活动合法性进行严格把关。同步开展侦查活动监督,确保取证质量。团队将监督程序向前推移,在提前介入过程中同步对侦查活动展开监督,对侦查活动违法、证据瑕疵等问题,及时纠正堵漏,保证侦查质量。跟踪问效,确保提前介入质效。在介入结束后,对照提前介入意见清单逐一核实,就未完成事项听取侦查人员说明原因。案件进入检察机关办案流程后,着重审查介入意见落实情况,倒逼落实提前介入意见,保障办案质量。
以自行补充侦查为突破 更好践行履职担当
团队根据办案工作实际,制定了《毒品案件自行补充侦查实施办法(试行)》,规定了毒品案件开展自行补充侦查的启动程序、适用范围、侦查措施等内容,将该办案侦查措施细化、规范化实施。通过自行补充侦查,完善证据锁链,查明案件事实,提高庭审指控力度和质量,充分发挥审前主导作用,有效提高了重大复杂毒品案件办案效果。
以检察建议为抓手 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微检治·禁毒”办案团队改变传统机械办案模式,立足检察职能,紧紧围绕构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目标,在严厉打击毒品犯罪的同时,向毒品案件多发、频发乡镇和行业发出综合治理检察建议,助推毒品问题标本兼治取得实效。找准问题,确保涉毒检察建议的针对性。坚持“找准问题、查准原因、用准方子”的思路,对发出的每一份检察建议实行案件化办理。认真梳理近年来发生的毒品案件,及时发现案发数量和案发场所较为集中的重点区域和行业。重点剖析发案原因,透彻把握毒情,由个案问题梳理出被建议单位在毒品治理方面存在吸毒人员基数大、社戒率偏低,戒毒康复实效不足、复吸率偏高,戒毒保障投入有限、配套不充分等类型化问题。契合需求,确保涉毒检察建议的可操作性。深入调查研究,先后到有关乡镇党委政府、辖区派出所、村(社区)开展座谈、专题交流、实地走访群众等活动,全面掌握当地吸毒人员数量、人员结构、社区戒毒状况、人员复吸情况。以帮助解决问题为导向,以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为抓手,从强化吸毒人员管控、完善“净瘾”“戒断”措施、加大社戒保障投入等量身定制对策措施,对对策措施是否具操作性进行充分论证,确保建议精准管用。强化跟踪,确保涉毒检察建议的实效性。检察建议发出后,办案团队对检察建议落实情况进行适时监督,确保落地落实。先后派员进行回访,跟踪了解落实效果,并通过受案数量关注落实成效,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