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放大普法宣传效应 营造更高质量的统计法治环境 ——专访德阳市统计局局长陈敏

  
2024-10-23 14:05:17
     

肖盛雄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俞阳

在10月22日召开的全省统计法治工作会议上,德阳市统计局作了“充分发挥统计法治宣传基地作用 全力营造‘不敢不能不想造假’统计生态”现场交流发言。那么,德阳统计法治工作方面有什么特色亮点?采取了哪些措施?日前,记者就相关情况对德阳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统计局局长陈敏进行了专访。

陈敏说,近年来,德阳市统计局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统计局和四川省统计局关于依法统计依法治统的各项部署要求,在省统计局的坚强领导和精心指导下,把学统计、懂统计、用统计作为普法教育的关键一环,全力打造统计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成统计法治宣传基地13个、在建2个;以统计公开透明为核心,以提高“知晓度”、激发“参与度”、提升“支持度”为重点,大力开展“嵌入式”普法、“组团式”普法、休闲型普法,将统计法律法规、统计知识等植入园林景观。同时,利用普法基地密切政企关系,定期邀请行业专家、企业家、统计工作人员交流座谈,为企业提供统计增值服务,全力营造“不敢不能不想造假”统计生态。去年12月,德阳市统计局被省委依法治省办授予“四川统计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集群”,成为全国统计系统唯一一个省级统计法治宣教基地。

陈敏介绍,一是强化政策统筹。出台政策措施,根据“八五”普法规划“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的具体要求,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因地制宜打造统计法治宣传阵地;多方参与共建,早在2021年初,德阳就着手准备统计法治宣传阵地建设工作,向省统计局进行专题汇报,得到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法规处等相关处室多次到德阳调研,开展联合创建,共同推进实施;加强经费保障,省统计局专门下拨启动经费,市、区(市、县)共同投入经费建设。

二是明确目标责任。市、区(市、县)两级统计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结合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宣传需要,细化功能布局、主题内容等,并进行量化考核。同时,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把阵地建设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三是抓实督导检查。2021年10月,省统计局、省司法厅深入德阳专题调研,对创建工作进行了重点指导。今年9月,省司法厅、省人社厅、省统计局相关处室到德阳基地现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要求把法治宣教基地集群建设成为新时代筑法治之基、蓄法治之力、扬法治之魂、积法治之势的示范样板,建设成为弘扬法治精神、牢树法治理念、强化法治担当、展示法治作为的典型代表。

四是加强宣传推广。在创建风格上,积极融入地方文化和产业特色元素,不搞简单拼接、复制,一地一景、因地制宜。在宣传内容上,力求接地气、出亮点,广汉市融入三星堆元素,旌阳区融入德孝文化元素,绵竹市融入年画文化元素,罗江区融入三国文化元素。为了让统计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活起来、用起来,通过自编自演、第三方服务等方式,拍摄了《三项统计行政处罚权力》《党政领导干部的“七条统计红线”》等法治宣传小视频12个,在相关基地和市县应急平台播放,部分视频被推荐至省级应急平台。创建以来,先后在基地开展大型宣传活动2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2万份,参与群众达3万余人,社会反响良好。

陈敏表示,下一步,德阳市统计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执行新修改《统计法》,进一步深化主题、创新方式、提升品质,持续放大普法基地宣传效应,营造更高质量的统计法治环境。

编辑:贾知若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