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宜宾市叙州区检察院依托“油樟林”未检工作室,以法治副校长工作为抓手,通过实施“点亮星火”计划,有力推动法治副校长工作实质化履职。2024年以来,该院成功通过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复核,42名干警在52所学校担任法治副校长,以检察之光点亮未成年人法治星火。
实施“点亮星火”计划,不断夯实法治副校长履职根基
该院将“油樟林”护苗小分队与法治副校长工作有机结合,积极开展法治教育、犯罪预防、校园治理“点亮星火”三大行动。拓展“城乡学校”覆盖,优先保障偏远地区、涉案学校等“法治副校长”配置,2名资深检察官担任观音、蕨溪等乡镇中学法治副校长。开展“种子培训”计划,通过部门联动统一共识、专题解读考核办法、集中开展能力培训等方式,实现由“法治宣讲老师”向“依法治校副校长”身份转变。统一制作法治课件,以“检察官教检察官”对法治副校长进行培训。
开展“法治微光”行动,充分履行法治副校长法定职责
该院精心制作“开学大礼包”视频合集,依托“油樟林·拾法讲堂”未成年人普法项目,针对不同受众,分主题建立法治教育资源库,制作《性侵关系你我他》《对校园欺凌说不》等6部普法微视频,《检爱》《青春的“贷”价》等3部自制法治微电影,整合制作的“油樟小时光”未成年人法治宣传片,向全区300余所中小学发放,受众学生11万余名。全力组织“开学第一课”法治宣讲,开展法治讲座、主题班会、开学典礼、家长座谈会等活动60余场,覆盖学校50余所,覆盖学生3万余人。将法治副校长工作与落实入职查询、强制报告“两项制度”结合起来,监督并推动学校有序开展犯罪预防、防控校园欺凌、防性侵害及临界预防,法治副校长进校宣讲“两项制度”7场次。
构建“协同保护”体系,有效丰富法治副校长履职方式
该院发挥法治副校长家校衔接作用,与区妇联签订《合作备忘录》,建立“家有阳光·益童成长”三色家庭教育指导站,联合法治副校长先后为8所乡村学校200余个家庭送上精彩的亲职教育课,为2名未成年人开展专门心理疏导。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的关爱保护,在观音镇花甲村设立“油樟林·观爱”未成年人检察保护驿站,借力法治副校长,打造集法治宣传、救助帮扶、心理疏导、分级分类帮教为一体的的未成年人保护综合阵地。汇聚未成年保护“同心圆”,借助社会组织专业力量,加强与区春霞关爱儿童志愿者协会的合作,加大对涉案未成年人心理干预力度和特殊儿童群体的保护力度;联合与区妇联实施“心向阳光”妇女儿童维权项目,将法治副校长工作融入到“守护花开”“心向阳光工作站”“星火燎原”“零距离”“同心圆”五个子项目。
(夏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