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曾昌文
“其实反诈中心给我打过电话,但我不敢接。”说起这次网络兼职的被骗经历,市民陈先生懊悔不已。
成都市公安局龙泉驿区分局北干道派出所内,陈先生告诉民警,10月5日,自己在微信兼职群收到陌生人发送的二维码,扫码后下载了一个名为“巧XX”的APP。陈先生点进去后发现这是一个兼职APP。
随后,通过“导购员”的引导,陈先生在该APP上做起了网上替人购买物品的兼职。起初几天,对方都将钱悉数返现到了陈先生的账户里,这动动手指下单购物就能轻松赚钱的工作让陈先生十分满意。
时间来到10月7日,“导购员”开始让陈先生做大额兼职单,工作内容主要是在购物商城上买东西,然后将购买的物品发往指定地点。陈先生在充值几笔资金后,对方却称其因操作失误导致资金被冻结,只有充值6万元才能解冻账户,否则之前的本金和收益都将被冻结。
“我的钱都是借来的,经不起出错了!”
“你出错,我作为你的导师也会受到扣除本季度奖励的处罚,但还有补救办法,你按照我说的步骤做,修复完成后会一起提现的。”
“遇到你,我可真是碰上贵人了……”看到对方的话,陈先生又焦急又愧疚,就在他打算充值6万元时,派出所的电话再次打了进来。
派出所内,民警还向陈先生讲解了刷单返利、投资理财、网络贷款等常见的网络诈骗类型及防范措施。陈先生表示自己会汲取教训,加强学习,提高识骗防骗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