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蔓菲 王晓娜 袁岚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周夕又
编者按:
近年来,为守正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金牛路径,金牛区委政法委坚持固基强本,不断夯实基层解纷根基,针对矛盾纠纷的爆点、燃点,结合辖区特点,牵头打造了一批群众调解工作室,点亮金牛特色调解名片,强化基层人民调解力量。
枣子巷是成都中医药文化特色街区,作为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之一,其地理位置优越,商贸资源丰富,人流量大,医患、商业性矛盾纠纷突出。为更好回应群众合理诉求、维护群众切身利益,金牛区西安路街道积极探索多元解纷模式,在枣子巷社区成立“枣妈说事”工作室,将调解力量、关口、平台前移,让群众说理、解纷摸得到门、找得到人,实现矛盾纠纷早预防、早化解。
组队伍 建机制
“枣妈说事”工作室调解团队由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楼栋骨干等组成,团队积极引入社区律师坐班,为矛盾调解提供专业化支持。严格日常巡查制度,注重巡查台账管理;在重大时间节点加大排查力度,及时掌握矛盾纠纷“苗头”。建立矛盾纠纷“分级调处、快速处置”机制,简单矛盾纠纷由楼栋长、网格员等现场即时调解,复杂矛盾纠纷由社区工作人员介入,重大疑难矛盾纠纷由“枣妈说事”工作室负责人员协调律师协作处置或报给上级联动处置。
优模式 强实践
“枣妈说事”工作室追求“快速便捷”的工作目标,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按照“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查前”的思路,采取“三治融合”的方式,坚持化解机制靠“自治”,化解依据依“法治”,化解方式凭“德治”,调解时“情理法并重”,最大程度定纷止争,化解矛盾。“枣妈说事”工作室针对多发性的矛盾纠纷,面向调解团队开展调解模拟训练。通过表演、观察、思考等方式互相学习反思,强化业务知识和实践能力。自2020年成立以来,已成功调解大小矛盾纠纷百余次。
情融理 见实效
西安中路某院委会与居民、门卫之间曾经由于种种摩擦导致关系紧张,给小区治理工作带来诸多阻碍。“枣妈说事”团队参考部分院落自治模式的先进经验,通过引导居民自治代替行政化手段介入。经调解,院委会换届工作顺利完成,同时与门卫达成新的合作协议,院落自治工作得以有序开展。
性格孤僻的独居老人徐阿姨因与前单位有一些小摩擦而长期到社区、街道上访。“枣妈说事”团队深入了解徐阿姨的情况后,定期与其交流谈心,积极开导,引导其走出屋子、走进院子。通过数次交流和社区活动,徐阿姨渐渐敞开心扉融入邻里,不仅不再上访,还积极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为社区建设贡献余热。
小到邻里之间的口舌之争,大到让人头疼的长期信访问题,“枣妈说事”工作室用心倾听、耐心调解,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为守正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金牛路径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