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安泰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陈博
近日,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包进校”的诈骗案件,诈骗分子利用家长想要孩子进更好学校的心态,骗取家长“择校费”。最终,诈骗分子因诈骗罪被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
2022年,正为解决孩子读书问题的林某无意间听同事说到了一个叫卿某的人,他能把自己孩子送去想去的“某学校”。于是林某大喜,随即便要了卿某的联系方式,并询问去“某学校”需要多少钱,卿某询问了孩子的成绩,告知需要55000元,并保证一定可以入学。两人见面后,林某将20000元定金交给了卿某,后又交了35000元尾款。卿某在收到尾款后告知林某,事情办成了,孩子上学没问题。“事成后”,林某又将卿某介绍给了孩子的同班同学的家长,经多次介绍,卿某又增加了十多个“客户”。
开学日子临近,但是家长们却迟迟等不到孩子的入学通知,于是找到卿某,得知卿某并没有所谓的“渠道”后,家长们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于是选择报警。据统计,卿某共计骗取“择校费”48万余元。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卿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构成诈骗罪。卿某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并已退赔全部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最终,法院作出了前述判决。
法官提醒
子女入学切勿轻信他人提出的“走后门”承诺,如遇被骗,一定要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