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张蓉,女,32岁,泸州市公安局江阳分局蓝田派出所户籍、社区民警,自2015年10月考入泸州市公安局江阳区分局以来一直在蓝田派出所从事户籍、社区等警务工作,先后荣获个人二等功1次,优秀公务员2次,优秀共产党员3次,2020年荣获泸州市妇联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同时被泸州市、江阳区精神文件建设办公室评为最美家庭,2024年被评为泸州市成绩突出女民警。
蓝田街道是泸州的老城区,辖区人员复杂,流动性大,管理困难也相对较大,这对社区警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张蓉是泸州市公安局江阳区分局蓝田派出所的一名“90后”民警,面对巨大的挑战,她却能把社区警务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其中的“秘诀”是什么?
入警9年,她深耕社区警务,她乐向群众“推销”自己,善用科技赋能警务工作,因地制宜、因人施策,为辖区平安指数、群众幸福指数“加码”。
主动跟进
小举措也能感受大温暖
因为对警察这份工作的热爱,再加上天生的热心肠,张蓉的工作格外主动,也格外忙碌。“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阐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公安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说,‘要积极预防、妥善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确保社会既充满生机活力又保持安定有序;着力解决好群众办事难、办事慢、来回跑、不方便等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只要将这两点要求做细做精,落到实处,我们遇到的任何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张蓉说。作为江阳区蓝田街道辖区牛市坎、华油、宪桥、滨江村四个社区的社区民警,她总结了“前移阵地”工作法,将社区警务工作前移,主动跟进,最大限度帮助群众办好实事、解决难事。
张蓉的辖区里有不少的留守老人,年龄大又没有家人在身边,如果发生突发情况会十分危险。为此,张蓉通过实地走访,为独居、患病的老人建立台账,进行重点关心。“小张警官把她自己设置成了我的紧急联系人,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只要按一下‘1’,就可以拨通她的电话,她也会第一时间赶过来。”王大娘说。2023年的一天晚上,王大娘在家中不慎摔倒,她第一时间联系了张蓉,张蓉火速赶到,与急救人员一起将老人送到医院。所幸,王大娘只是扭伤了脚,并无大碍。老人在家休养期间,张蓉也会隔三差五便会上门探望。她说:“独居老人不管是心理还是身体都更需要关心关爱,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我们做的小事也许就是照亮这些独居老人晚年的一束光。”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她用真挚的语言、点滴的行动,从“局外人”转变为群众的“家里人”。
张蓉不仅尽全力帮助辖区的居民,同时也非常关注未成年人犯罪。13岁的小宋是小区里出了名的“混不吝”,接二连三地捣乱,小区被他搅得鸡犬不宁,甚至偶尔还会拉车门盗窃。收到辖区群众反映,张蓉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好好一个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于是下定决心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她开始对小宋的家人、小区邻居进行走访,终于得知了其中的原因。原来,小宋的父母很早就离异了,他一直跟着奶奶生活。父母平时对他关心少导致他更加叛逆,隔三差五在小区里闹事,甚至想刻意做一些违法的行为来刺激父母。张蓉意识到,小宋这样下去肯定会出问题。于是一边着手和小宋的父母进行交流,让他们多关心孩子,一边找机会和小宋谈心,同时联系了街道、社区和志愿者,对小宋进行关心,对他的学业进行指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宋也真的改变了。当有人问她,这么劳心费力不觉得累吗?张蓉说:“每次看到未成年人犯罪,我总会反思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变成这样。看到小宋,我好像抓住了一些关键。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每一孩子的未来都拥有无限可能,但不应该是身陷囹圄,所以就像帮帮他。”
主动揽事
小社区也是她的大舞台
初到社区时,张蓉也遇到了不少“门难进,人难找”的情况,她想,老百姓不开门,说明对咱不熟悉、不了解。为了尽快让大家认识她,社区哪儿热闹她就去哪,哪有困难她就跑到哪帮忙,主动“推销”自己,见到居民就笑脸相迎并主动送上警民联系卡。慢慢地,群众见到她,主动打招呼的多了,咨询问题的也多了,她也总是竭尽全力地帮助协调解决问题,给居民一个满意的答复。
张蓉经常说,社区民警一定要学会处理“鸡毛蒜皮”的小事,小事如不及时化解,就可能会演变成“民转刑”的大事。因此,对群众的求助,她总是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2023年,张蓉收到张阿姨的求助,说他们一栋楼的冯某在家里养了二十几只小型犬,不仅他自己家里臭气熏天,一旦有人经过就会狂吠不止,严重影响了大家的生活,甚至有不少邻居都因此和冯某吵过架,但冯某仍然不愿将狗送走。张蓉得知后,来到冯某家中,发现张阿姨说的确有其事,便对冯某进行宣传教育,向他提出留下一只作为陪伴,将其他的犬只领养给爱犬人士。一听张蓉是因为这事来得,冯某立即下了逐客令,张蓉赶紧缓和气氛,跟冯某说自己也很喜欢小狗,然后为冯某分析养这么多只狗对他自己、邻居的影响,并提出建议,联系农业部门将这些犬只送给爱心人士领养。在张蓉的多次劝说下,冯某要求自己与农业部门工作人员一起将狗领养出去。终于,事情得到了解决,冯某和邻居也再也没有因此争吵,张阿姨更是见人就说:“还好有张警官,我们终于又可以睡好觉了。”
做群众工作就得和群众交流、交心,每一起矛盾纠纷圆满解决的背后,都离不开张蓉的“苦口婆心”。2023年4月18日,张蓉刚开展完工作回到派出所,就被一满脸愁容的男子拦住,“张警官,我是静和苑小区的居民,我认识你,你一定要帮帮忙,我邻居刘某灏小朋友,已经两个星期没去上学了,他父母刚离婚,父亲又患有精神病,已经很多天没出房间,最近又不吃饭,我们担心……”,张蓉一边安慰对方一边了解事情的经过。刘某灏今年12岁,就读于蓝田力行路小学,刘某灏父母已离婚,其父亲患有精神疾病。近期,父母的不断争吵让刘某灏心情郁结,并将父母离婚等归咎于自己,不仅拒绝上学将自己关在家里,甚至试图采用绝食的方法结束自己的生命!
获悉该情况后,张蓉立即联系了街道、司法所、综治办、学校等部门一同前往刘某灏家中。一进家门发现刘某灏将卧室门反锁,不愿开门与人交流,有强烈的抵触情绪,经过长达一个小时的隔门交谈,刘某灏才将卧室门打开,但仍然一言不发。突然,张蓉想到换个环境可能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便与同行工作人员将刘某灏带下楼,出了家门后刘某灏明显要放松许多,张蓉找了一家餐馆,点了刘某灏最爱吃的菜品,刘某灏狼吞虎咽一番后,看着大家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慢慢地敞开了心扉。经过三个小时左右交谈开解,刘某灏总算重拾起生活的信心,下定决心重返学校,好好学习。张蓉将电话号码留给刘某灏的家长,让他们如果遇困难随时和自己联系。又加上了刘某灏的微信,让他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和自己说,以便随时开导孩子后才放心离开。
主动融入
小团队也能迸发大能量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为了防止辖区内居民受骗上当,张蓉利用打下的群众基础,劝导居民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挨家挨户向居民发放反诈骗宣传单,全方位、无死角地进行反诈骗宣传,同时充分利用线上渠道,凝聚各方反电诈宣传力量,依托小区微信群、朋友圈等网络宣传每天发送反电诈宣传内容,增强职工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让职工群众“听得懂、听得进、听得到、看得到”,使反诈宣传真正入脑入心。
2023年12月7日,蓝田派出所接到资金预警指令:刘某某有向涉诈账户转账的行为。张蓉立即和派出所的同事一起联系了刘某某。起初,刘某某并不相信,这可急坏了张蓉。于是一边在电话里和刘某某解释,一边和同事往他家中赶,直到看到两名警察站在自己面前,刘某某才相信自己真的遭遇了电信诈骗,而此时,他的手机已经进入了输入密码的页面。原来,一个月前,刘某某在网友的推荐下下载了一个投资理财软件,将钱存入其中,一周就能获得10%的利息。这一天,刘某某收到网友的信息,称自己有内部消息:平台出现漏洞,利息会瞬间涨到20%,但是漏洞一旦出现,很快会被技术员修复,所以让他抓住机会多投钱。刘某某一听,心中大喜,准备将自己的11万元全部投入其中,正准备输入付款密码时,被赶到的张蓉二人制止,成功避免了损失。
“打击犯罪是公安机关的主责主业,在熟悉社区工作后我发现,我们开展社区工作同样可以为办案部门提供帮助。”张蓉说。2024年1月17日,蓝田派出所在辖区内某村查获一赌博窝点,却在收网时遇到了难题。由于窝点太过隐蔽,办案人员始终没有找到。张蓉得知事发地点在自己辖区后,第一时间加入其中,发动辖区内的网格员和热心群众,在最快的时间里将该窝点找到,将涉案人员一网打尽。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社区民警的工作没有惊心动魄,只有默默无闻。在平凡的岗位上,张蓉始终坚持把工作做到前头,把温暖送到心头,把实事办到点头,她是阳光“片儿警”,也是群众的贴心人。
(朱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