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曾昌文
在成都市新津区公安队伍中有这样一群“师者”,他们身着藏蓝,步履铿锵,平时传道授业、战时奋勇当先,既承担着繁忙的业务工作,又肩负着教学育警的神圣职责。授人以渔,润物无声,他们积极投身教育训练以梦为马,淬炼铁军。
陈超——铁汉柔情的“双面教官”
陈超,中共党员,2010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巡警大队政治教导员,荣获全省公安机关教育训练标兵个人,获个人嘉奖3次。
从警以来,陈超先后在巡警、派出所工作,既经历过与嫌疑人徒手搏斗,也遇到过与持刀嫌疑人面对面对峙……在无数次处置实践中他得到锻炼成长,慢慢成为警务实战技能训练的行家里手。2011年,陈超通过选拔成为一名警务实战技能教官。
在日常训练中,陈超主要负责徒手控制、警械使用、武器的使用、查缉战术等课程,为了能让新战友们尽快熟悉规范化执法流程,达到“平安出警、安全归来”的目标,陈超总是严格训练、铁面无私,不少参训新民警对陈超也是既“畏惧”,又尊敬。
陈超总是说“慈不掌兵”, 但训练太严格,大家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太松散,又达不到训练效果。面对这种“两难”的困境,陈超找到了平衡的办法,那就是模范带头、以身作则。要求学员做到的,陈超自己必须先做到,还要做的更好,为了做到这点,他不惜把“自己搭进去”。一次带队训练中,陈超的膝盖突感不适,但他仍然咬牙坚持,带领大家坚持完成了全部科目的训练。在训练结束后他的膝盖已经有些肿胀,后经医院检查确诊为半月板撕裂,需要手术治疗。面对伤病,他笑着说没什么,好了以后还是一条好汉。
穿上警服是教官,换下警服是兄长,虽然陈超在训练中总是强调轻伤不下火线,但是“带兵也是带心”,每当在训练中有战友因训练受伤,他总是会第一个出现询问情况,关切之情溢于言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就是铁汉柔情的“双面教官”陈超。
邓碧涛——救群众于危难的“明星教官”
邓碧涛,中共党员,2011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永商派出所三级警长,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获个人嘉奖3次。
生死关头!邓碧涛曾三次跳水拼命救人,每当遇到突发情况时,他总是凭借历练果敢、沉着冷静,用“教科书” 式的处置化险为夷。救助危难是人民警察的本职工作,能够在关键时刻“教科书”式地紧急出手,离不开他平日里过硬的警务实战技能,作为一名基层小教官,他说自己平时也会注重加强专业急救技能培训,确保当意外发生时做到“敢救、会救、能救”,谈及处置此类警情邓碧涛笑着说,基层民警多学会一些急救技能,在危急时刻便能更好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邓碧涛除了锻炼自身过硬警务实战技能外,也积极把自己所学,所研服务于派出所民辅警警务技能培训中,通过“每月一大训、每周一小训”的模式,使民辅警在实际的接处警中熟练的运用日常训练中掌握的警务技能。
曲木尔呷木——筑梦警营的 “铿锵教官”
曲木尔呷木,中共党员,2022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五津派出所一级警员。
2024年9月,市局举办全市公安机关第二届教官教学技能大比武,曲木作为唯一一名女民警代表分局参赛。作为一名“新人”教官,这次比武对曲木来说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对她专业技能的磨炼,是一个更好锻炼自我、突破自我的舞台。竞技场上不分男女,备战苦训期间,曲木每天的训练目标都跟男同志一样,每个比赛科目的训练,她都会和队友进行严格的训练,精确到每一发子弹、每一步距离、每一个动作,每次训练她都认真踏实、全力以赴,除了常规训练外,她时常加时勤学苦练,汗水浸湿衣服,蒸发后留下白色盐渍,她用不懈的努力诠释着“巾帼不让须眉”。
作为新津公安教官队伍里的新鲜血液,曲木在派出所积极组训,倾心分享培训心得,认真组建派出所最小作战单元,扎实开展应急处置演练,进一步增强了安全执法意识,提升了警务实战技能。同时,曲木结合其所管辖区校园多的特点,为严防各类校园安全事件发生,她定期到辖区各学校指导校园安保力量开展最小作战单元协同配合培训,进一步提升了校园安全防范水平。
丁思鸣——百炼成钢的“铁血教官”
丁思鸣,中共党员,2006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普兴派出所三级警长,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获个人嘉奖8次。
刑侦民警、便衣警察、实战教官、健身爱好者……提起丁思鸣,总是绕不开这些“标签”。自入警以来,他一直怀揣着一股热血,在基层一线默默耕耘。
“我平时喜欢关注国内外警察教育训练的视频,总结吸收他们的经验。”在巡警大队工作时,丁思鸣就喜欢琢磨研究各项警务技能,每次参加小教官培训后,他总会在第一时间将所学的知识倾囊相授。警械使用、街面盘查、近身防卫术、便衣抓捕……来到派出所后,在丁思鸣的带动下,全所民辅警各项实战能力稳步提升。在处置“5.1”持刀警情中,面对持刀男子的激烈反抗,丁思鸣义无反顾地拿起盾牌冲锋在前,他熟练地运用盾牌撞击技术,将持刀男子死死抵在墙角,在同事配合下成功将嫌疑人控制。
2023年,丁思鸣因工作调动成为一名社区民警,他主动走进辖区各个医院、学校、企业,针对性开展应急处置演练,就处置要点反复讲解,示范盾牌、钢叉、长棍等防暴器材的使用方式、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辖区各单位的应急处置能力。
陈彪——武器使用的“金牌教官”
陈彪,男,中共党员,2010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网络安全保卫大队三级警长,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获个人嘉奖3次,荣获全市公安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上弹夹,开保险,拉套筒,瞄准,射击。砰,砰,砰……靶场上,接连响起的枪声,打破了山野的寂静。陈彪的课总是能成为最受欢迎的课堂之一。他讲授的《武器使用》和《警务战术》等课程,是每个参加轮值轮训民警的必修科目,深受参训民警欢迎。陈彪从警务实战训练的学科特点出发,“贴近实战,服务实战”,刻苦钻研武力使用训练的方法和技巧,他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及同行之间的业务交流,大量运用情景教学和模拟实战互动训练,不断丰富业务知识,改进警务技战术,完善教学方法,使训练更加贴近实战。
“作为老师不照本宣科,不以自己喜好来组织教学内容,而是民警用什么就练什么,要什么就给什么” 陈彪说到,课堂学习只能学到一部分,作为教官更多的是言传身教,将安全意识、协作意识和实战技能一点一滴传输给学员,只有将这些最实用的警务技能,教授给一线的民警,才能让战友们在工作中,安全顺利的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