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安从这里走来】传承“红色”基因 积极探索为民服务新路径

  
2024-09-06 09:43:44
     

近年来,泸州市公安局江阳区分局龙透关派出所以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抓手,以排头兵姿态奋力打造基层派出所的金牌门户。2019年被正式命名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评为全省公安机关“最强支部”1次。

翻开龙透关的历史,根植着红色基因——1926年12月1日,由杨闇公、朱德、刘伯承等中国共产党人独立发动了第一次武装起义——泸州起义,为南昌起义提供了宝贵的军事斗争经验。作为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在成长的过程中,全体民辅警把对党忠诚作为融入每一名民警血脉的“红色基因”,围绕政治建警、主责主业、智慧警务、服务群众,以创新强化执法运行机制为重点,探索发展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新模式,不断擦亮“枫桥式公安派出所”金名片。


打造特色党建品牌

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龙透关派出所成立于2007年,2013年正式运行。作为一个年轻的派出所,是如何传承厚重的红色基因,激活全所民辅警的斗志?如何确保民辅警在政治思想、能力素养、纪律作风等方面全面发展,把对党忠诚化作日常实践?

在不断的探索下,龙透关派出所总结出一套适合自身的党建工作方法,进一步打造特色党建品牌,筑牢基层战斗堡垒,作用于提升打击犯罪质效。他们坚持不懈推进政治建警置顶工程,引导全警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依托网络媒介,全面打牢“一条主线、两翼支撑”。

深化以网络为载体的党建队建和教育管理创新,加强政治理论传导,深入开展理想信念、群众路线教育等学习引导。建立学习“联网”机制,变“会议式”学习为网上党课,通过邀请本地专家讲历史、思政专家讲党史、资深警察讲警史,推动红色文化传承与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全面铸牢“最强信念”。

紧紧围绕“一个支部统领、两支力量整合、三支队伍协同”的模式,助力打造“最强支部”。以所队联合党支部为核心,将派出所与责任区刑侦中队合二为一,打破基层所队打击、防范壁垒,以支部为基础,发动党政、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治安管理,最大程度整合平安建设力量,拓展平安建设平台。

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警规纪律在线执行、指示要求远程传达、教育训练网上实施等队伍管理举措,引导全警以实际行动践行“四讲四有”要求。并将信息化应用、联网作战、新时代群众工作等课题纳入日常培训,全面建设“最佳团队”,确保警务理念、实战技能始终紧跟大数据时代要求。


延伸智慧警务触角

打造基层智理“枫景线”

龙透关派出所以泸州“云墙”工程为依托,建成了全省首个实战型派出所综合指挥室。通过前端报需、后台支撑,实现了前、后方“一张图”;探索推出人员、行业、区域管控措施“一体化”,合成侦查、跨区域联动可“一站式”发起,确保公安机关和党政处突力量对突发案(事)件的快速处置。自主开发“邻里e家”APP,构建以科技化为前端的“智慧平安小区”。67个成熟小区的居民和车辆出入实现100%人脸智能识别,治安要素管控实现精准落地。

依托江阳公安“科技+传统”“情报池”,及时掌握各类社会要素的流动规律。探索搭建“商圈警务”新框架,建立全省首个联勤警务阵地,整合兼职辅警、城市应急力量和社会志愿力量共同打造治安要素关联管理“五色联盟”,开展“圈层化”防控,全面提升了反恐防暴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遏制了“盗抢骗”“黄赌毒”等突出问题,辖区涉暴涉恐案(事)件“零发生”。

 “不仅要防止小矛盾成为大事件,更要防止小警情成为大案件,让群众能够在每一起案事件中切切实实感受到公平正义。”龙透关派出所所长王之光这样说。为有力应对城市生活的高节奏,以及居住人群知识层次、经济能力的“双高”结构对传统警务机制提出的新挑战,破解基层基础工作中的“见面难”“进门难”等突出问题,龙透关派出所携手党政资源,将群众普遍接受的互联网交流渠道融入党的群众路线,不断推动警务机制新变革。面对城市化进程中衍生的各种矛盾纠纷,切实做到“三处着眼、三点延伸”。以社区警务专业化建设为先导,积极构建以“警务区工作站+网上警务室”为基础的群众工作双向支点,完善党政、司法一体化的公调对接窗口。建立“现场调解+网上调解”相结合的街道、社区、小区三级化解阵地,民警、司法工作人员及党政社会力量按“1+2+N”比例配置,确保矛盾不上交。进一步探索完善“警调衔接+律师进所”等措施,利用网络视频技术转接律师、法官等专业力量,确保程序公开、透明。

聚焦民生民意

答好打防管控“平安卷”

龙透关派出所积极推进将“党建红”与“公安蓝”有机融合。立足新生代公安基层管理服务窗口的职能定位,将互联网思维与“放管服”改革举措叠加,聚焦“三个一”目标,不断优化便民惠民举措,通过服务流程再简化、审批登记再简便、服务效能再提升,管理服务“两少一多”优势不断充实。

在户籍室设置群众休息区、等待区、业务咨询台,针对老弱病残、留守儿童等特殊人群建立绿色通道,对于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行动不便的群众,制定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便民利民措施,积极组织民警入户办证、送证上门,不断提高群众对公安窗口的满意度。在服务窗口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民辅警在执法服务窗口岗位规范佩戴党员徽章,主动亮明身份,主动作出承诺,带头履行岗位职责。


推出“一网双微”平台线上预约、在线预审等服务,70%的审批业务实现在线预约。推广“一条龙”自助服务,身份证自助拍照、自助领证办理更为顺畅。依托公安政务App,开设特殊群体绿色通道,开通周六半天服务。预受理、容缺受理等审批措施相继落地,群众可通过二维码查询办理流程及事项清单,避免“来回跑”。实行治安类审批、备案办事事项先行受理、一口受理,全面提升审批效率,让群众“不用跑”。最大限度延伸派出所服务职能,为上网不便、信息接收不便的残障人士、老年群体等提供上门服务;针对辖区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大型机构实行集中上门办理,采用双向快递的方式办理相关业务,确保“最多跑一次”服务要求在公安窗口掷地有声。


公安工作的根,要深深扎在人民群众中。龙透关派出所在新的赶考路上牢记初心使命,赓续红色血脉,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持续深耕红色警务,全力践行创新打造“酒城枫景”的担当承诺,用实际行动铸就平安的坚实盾牌。


(泸州市公安局供稿)

编辑:谢梦吟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