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杨元禄
为让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成效更加可感可及,8月28日,泸州市委政法委、泸州市中级法院、泸州市检察院、泸州市公安局、泸州市司法局联合召开全市政法系统“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年”新闻通气会。泸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章磊对《实施方案》的出台背景、重点任务以及下一步工作安排进行了详细解读。
通气会上,章磊重点介绍了全市政法系统开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营环境安全、助推激发市场活力、提升涉企案件质效、优化政法服务环境、构建泸永江涉营商环境执法司法联盟”六个专项行动17项重点工作任务。章磊表示,全市政法系统将以“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为牵引,下实功、出实招,着力营造更加公平、公正、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以高质量法治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泸州政法系统认真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深入实施酒城法治能级提升行动,组织开展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高质量发展等系列行动,主动回应市场主体法治需求,靶向解决了一批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泸州、法治泸州,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高质量建成区域中心城市,推动“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中展现政法担当,贡献政法力量。
法院系统:立足审判职能 护航经营主体
泸州两级法院将立足审判职能,坚持平等保护原则,依法稳妥审慎办理涉企案件,确保各类经营主体在立案、审判、执行全过程中享有平等的诉讼地位、诉讼权利,持续以高质量审判服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全市范围内发布促进法治民营企业建设十项工作任务,从提升案件司法效率、优化诉讼便捷服务、规范使用强制措施等十个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及时兑现涉诉企业胜诉权益,让“真金白银”落袋为安。聚焦国省战略需求和泸州产业发展需要,立足泸州优质白酒产业,深化“泸法麒麟白酒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模式,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助推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建设。推进破产案件“府院联动”机制落地见效,探索开展“执破融合”工作,推进法治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检察系统:推动“检察护企”专项行动落地落实
“四大检察”同向发力,提升涉企办案监督质效。严厉惩治合同诈骗、串通投标、虚开骗税等损害企业权益犯罪,全面加强涉企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监督,依法保障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坚持问需于企,深入了解企业法治需求,做到“有呼即应、无事不扰”。持续做实“同心圆·双保中心”,加强白酒产业全链条保护,依托建立的检察官一对一联系企业机制,统筹全市两级院开展服务白酒产业“护企万里行”活动,打造“万名检察官护万企”泸州特色。
公安系统:打造多元共治知识产权保护格局
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依法治市、提升酒城法治能级、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健全完善“打假”工作跨部门协商机制,为白酒业发展保驾护航。建立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专业队伍,与“泸州老窖”、“郎酒”等酒企“打假”团队密切配合,加强警企联动。畅通“两法衔接”机制,政法单位与行政部门建立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线索通报会研制度,公安动态研判,在侵犯白酒知识产权案件上形成合力。聚焦多元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系,构建良好法治互动关系,推动落实知识产权保护企业主体责任。指导企业加强“打假”人才培养,增强知识产权系统保护能力。
司法行政系统:锻造“法治引擎”赋能高质量发展
深入实施行政执法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持续开展人民群众最不满意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承诺整改活动,全面推行“一目录、五清单”精准高效监管执法,督促执法机关包容审慎监管。探索开展“综合查一次”工作,对同一检查对象跨部门、跨层级统筹检查事项,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深入开展企业“法治体检”,建立健全线上与线下相融合,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的常态化法律服务机制。深化重大项目专项法律服务,开展“服务实体经济 律企携手同行”活动,实施小微企业法律帮扶计划,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职工优先受理法律援助申请。为市场主体优先选择非诉方式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服务,实现涉企矛盾纠纷“能调尽调、应调尽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