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公安交警大队四举措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

  
2024-08-28 17:27:35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曾昌文

为扎实有效推进夏季治安打击专项整治暨道路交通安全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按照上级部署,邛崃公安交警大队立足辖区实际,找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短板及不足,紧盯各类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保持严管高压势头不减弱,全力筑牢夏季道路交通安全防线。

“强”研判“压”责任,准确把握安全形势

一是守住“减量控大”底线。紧紧围绕“三升三降两确保”工作目标,全面梳理亡人事故高发的重点时段、重点路段,强化警力部署靶向性。实行大队领导包片,统筹组织大队机关警力210人次下沉一线,依托镇西山、道火路、道临路三个7*24小时卡点,提升路面见警率,管事率,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专项行动以来,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较大交通事故,亡人事故同比下降78.3%。一般程序交通事故同比下降38.7%。二是完善应对极端天气预案。7月正值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进入多发时期,极端恶劣天气极易导致交通事故多发,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确保队伍关键时刻“冲的上、拿的下”,大队组建35人抗洪抢险常备力量,并协同应急、镇街等单位开展多轮抗洪抢险实地演练,完善相关预案,达到“以战促检、以检促改”,做好随时应对抗洪抢险准备。

“盯”源头“强”治理,扎实推进专项行动

一是道路隐患排查整治提速。围绕夏季旅游出行高峰的实际情况,聚焦天台山、平乐古镇、南宝山等重点景区,对临水临崖、急弯陡坡等地质灾害多发路段的常态巡查和排险治患。7月以来,累计排查道路隐患点位39处,完成改造91处,整治率233%;对部级、省级和成都市道安委挂牌督办的成新蒲快速路与纵一路路口,寿高路27km+800m,严格落实“三必上、五必上”“一分隔、四增设”进行整治改造,目前均已提前完成改造。二是“人、车、路、企”源头治理提效。聚焦重点企业、重点车辆和重点驾驶人,持续开展未检验未报废重点隐患车辆排查整治,推进重点驾驶人隐患动态清零,进一步强化道路安全风险防控,有效消除各类人车企源头隐患。7月以来,高风险企业占比下降至5.26%,低于部局8%的要求;“两客一危”重点车辆“两率”达到100%,重货检验率99.02%,重货报废率99.85%,均达到考核要求。三是“精准干预”隐患整治提质。强化公路“两违”、涉牌涉证、疲劳驾驶等重点违法精准查缉。通过集成指挥平台,交警大数据平台等科技手段,梳理风险人员名单,完善“研判、布控、拦查”各项措施,及时调动警力查纠公路“两违”、涉牌涉证、疲劳驾驶等突出违法,消除道路安全隐患。

“守”路面“抓”秩序、集中打击重点违法

一是强化重点违法查处。针对“两客一危一货一面”等重点车辆,严查“三超一疲劳”、酒醉驾、非法改拼装、涉牌涉证等严重违法行为。二是强化“飙车炸街”交通噪声扰民查处。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收集全市“飙车炸街”线索。线上通过“962122”、市长电话、市长信箱、人民网等渠道接收涉及炸街车扰民信访投诉严查车辆非法改装、大功率摩托车违禁入城、飙车炫技、追逐竞驶等违法犯罪行为;线下依托凤凰大道、邛窑大道、君平大道、临邛大道等重要路口执勤点位,加强对过往车辆的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非法改装机动车辆。依托机动车查缉布控系统,对上级公安机关通报、预警的非法改装机动车进行拦截查处。三是强化非机动车违法查处。联合市交运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临邛街道、文君街道,在我市五彩广场、南街与文庙街路口、高铁站等点位设置5个检查点,采用“固定+动态清理”的方式,严管电动自行车路面秩序,严查电动自行车冲信号、逆行、不戴头盔,侵走机动车道、上跨下穿等突出违法。

“重”宣传“勤”引导,增强行动实效性

一是加强“一老一小”重点人群宣传。针对农村场镇、旅游景区道路等事故多发道路和老人、学生等事故多发群体,集中组织警力深入景区、农村场镇、公园广场等场所,组织开展针对性强、警示震慑作用大的宣传教育和安全知识普及。二是加强媒体平台宣传。依托“四川交警”“醉美邛崃”“成都邛崃公安”等媒体平台发布宣传信息11条,制作各类交通违法曝光视频32条,在各类LED屏播放非机动车安全行车宣传视频147条。三是加强重点场所宣传。结合交通安全宣传精准“七进”工作要求,每周组织警力深入重点企业、社区、餐饮娱乐场等场所开展酒醉驾、成都市非机动车条例、等宣传工作。

编辑:贾知若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