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额”物业纠纷事心双解背后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郫都探索”

  
2024-08-28 14:44:56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郝飞

“4年了,他们公司拖欠的50万物业费,到现在都没个影儿,这个钱怎么拿回来啊……”四川某生活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愁眉不展。

原来,2013年,四川某生活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成都某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由四川某生活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成都某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所在小区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签订后,四川某生活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按约提供了相关物业服务,但成都某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却从2020年起一直拖欠物业费至今,金额高达50余万元。多次催收无果后,四川某生活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无奈向成都市郫都区法院提起诉讼。

成都市郫都区法院在收到原告的诉状后认真审查,认为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争议较大,一判了之无法真正息诉止纷。“要实现纠纷双方事心双解,光靠法院单打独斗是比较乏力的,必须把非诉讼纠纷化解机制挺在前面。”今年2月,为做实“抓前端、治未病”,郫都区整合全区解纷资源,成立了“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法院积极融入‘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建设,解纷效率大大提升。恰巧新成立的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也入驻了‘一站式’平台,借助‘一站式’平台的力量或许能够更好解决这个纠纷。”

于是,法院积极与“一站式”平台进行对接,依托“一站式”平台的“呼叫——响应”机制,与住建局、物业调委会共同开展纠纷化解工作。

在“一站式”平台的纠纷调解室中,双方当事人各执一词、剑拔弩张。

“你们提供的物业服务根本不符合合同约定,而且我那些商铺大多是空置的,我们都没有在里面经营,为什么还要给物业费!”

“别的业主都对我们的服务很满意,你这是鸡蛋里面挑骨头……”

眼看双方的争吵越发激烈,物业调委会的调解员王老师赶紧将双方分开,采取“背靠背”的方式继续调解。

经过王老师的耐心沟通,成都某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终于说出了实情:“其实他们公司提供的物业服务已经很好了,奈何近几年经济不景气,我们的商铺赚不到钱,实在是没钱支付物业费,就想着先拖一拖,等有钱了就交,结果这么一拖再拖,本来不算很高的物业费拖到了50万元,更是没有余力支付……”。

了解到实情后,法院调查了成都某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的资产情况,发现其经营状况确实不容乐观,但其名下有多套空置商铺。于是,法院联合住建局、物业调委会拟定了“以资产抵债”的调解方案,经过充分的沟通、说理,双方当事人最终同意了上述调解方案。

一个月后,四川某生活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法院提交撤诉申请。“商铺已经过户了。”四川某生活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脸上洋溢着笑容,向法院表示感谢。

记者了解到,2023年底,四川省委政法委选定郫都区作为“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建设工作的试点地区,郫都区法院以郫都区“一站式”平台建设为契机,不断完善多元解纷机制,着力探索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的新路径,2024年上半年,民商事案件增幅同比下降39.36个百分点。

编辑:夏修露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