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丹棱公安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担当作为、履职尽责的“大考场”,充分发挥公安职能作用,在制度保障、完善服务、打击犯罪等方面不断打造优质高效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建立警企联络新机制 主动为企纾困
“我们公司修建厂房被他人阻拦施工,现在停工了。”8月21日,丹棱雅淇机械加工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祝兴春向派出所报警。接到报警后,民警迅速赶往现场。经多方查明后,民警了解阻拦施工方为四川鑫中旭科技有限公司,两公司厂房临近,四川鑫中旭科技有限公司认为该公司修建厂房侵占本公司地基,双方产生矛盾纠纷。很快,在民警的调解下,双方在一天内达成共识,厂房继续施工。“如果长时间停工,公司的损失非常大,民警处理迅速,调解结果我们也能接受。”祝兴春表示。
丹棱公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心化解矛盾,今年以来,成功化解涉企矛盾纠纷67起,化解成功率达92.5%。丹棱县公安局副局长李鸿剑表示:“高成功率的背后离不开丹棱公安建立起的企业矛盾纠纷三级排查制度,该制度由职能警种、派出所社区民辅警和企业信息员共同构成,着力于劳资纠纷、工伤赔偿等企业内部矛盾和土地征用、环境污染等企业外部矛盾纠纷,定时组织开展矛盾纠纷分析预测、结果评估,及时解决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疑难复杂纠纷。”
发挥职能优势,提高企业化解成效只是丹棱公安全力护航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为了更好的对接企业,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丹棱县在辖区重点企业推行“项目警官制”,建立“警企联络员”机制,努力做到企业发展到哪里,公安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涉企事项派单管理、动态跟盯、过程掌控,建立健全清单式、台账式企业诉求办理模式,召开警企座谈会120余次,解决企业反馈问题300余件。
延伸为企服务触角 筑牢企业安全防线
为了解决企业办事多头跑、多次跑等问题,丹棱公安建立健全“一窗通办”“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等工作机制,对重大项目设置办事绿色通道,实行容缺受理、优先受理、加急受理。“不用请假、不用换班就能办好证件,太方便了。”在丹棱县工业园区内,一名外地员工拿到新办理的居住证后感叹道。丹棱公安对企业员工等群体实行预约延时服务,对务工人员实行“错时服务”,对流动人口较多的企业实行“上门服务”。同时,在工业园区内设置公安服务站点,配备居民身份证(港澳通行证)自助照相机、户政业务终端机和自助取证机等设备,大力提升企业及员工办证便捷度。目前,已为企业及员工提供预约、延时、错时等服务400余次,切实打通服务企业及员工“最后一公里”,做好便民利企的实事。
在主动上门对接企业的同时,丹棱县还积极开展送法到企业等法律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以案释法,筑牢企业反诈防骗的安全防线。
近日,在丹棱县琏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丹棱县公安局开展了一场“全民反诈 你我同行”的专题反诈宣讲。民警通过分享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以及身边的真实案例,向参加培训的企业职工讲解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技巧,嘱咐大家不要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避免“踩坑”。琏升光伏相关负责人表示:“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这样的讲座非常有必要,可以进一步加深员工对电信诈骗的认识,防止上当受骗。”
扛实公安主责 严打涉企违法犯罪
“警察同志,我们的一截电缆被偷了……”8月4日,丹棱县大探1井工作人员到县公安局报案,公司放置在顺龙乡幸福村合作社旁租用场地里堆放的施工材料中的一截电缆被盗。接警后,民警立即展开侦查,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万余元。
丹棱公安坚持“有案必立、凡案必侦、有赃必追”的工作思路,集中优势资源严厉打击破坏经济秩序、危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在公安部列为“夏季行动”挂牌督办案件中,成功侦破“4.7”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涉案金额1150余万元。以企业园区为重点,不断延伸“巡防线”、扩大“守护圈”、延长“防控期”,全力以赴压警情、控发案,建立涉企警情快处机制,妥善处置涉企警情103起,警情数同比下降11.6%,发案数同比下降14.8%。
文/图 刘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