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县法院美人谷天平护家先锋审判团队:创新家事审判机制 唱好家庭和谐“三字经”

  
2024-08-27 17:12:35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近年来,丹巴县法院美人谷天平护家先锋审判团队针对民族地区家事纠纷新特点,主动创新求变,秉持“和为贵、调为先、重修复、扶弱势”的原则,创新家事审判机制,做实家事纠纷的前伸后延,为“小家”把脉,为“大家”解忧,唱好家庭和谐“联、专、和”三字经,引领社会治理新风尚,曾两次在甘孜中院作经验交流。该院家事案件收案数减少、调解结案率增加,婚姻家事领域纠纷化解成效明显。


“联”字在先

开创多元解纷新局面


联合搭建纠纷预警平台。该团队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将“法官接单”热线和12368诉讼服务热线相结合,“铃声”就是民声,建立“未诉先办、接诉即办﹢定期回访”工作模式,加强社区网格、妇联、综治、司法等各方联络,建立预防在前、调解优先的多元解纷机制,改变以往各念自家经,家事无人管的状态,通过网格化管理、社区结对子,街道4个社区、136个行政村基本实现家庭信息一本清,纠纷预警全覆盖。


联动建立“三员三导”工作机制。该团队与县妇联合成立“巾帼家事”调解团队,从社区(村)网格员、妇女主任、社工志愿群体中选聘家事调解员,与美人谷天平护家先锋团队法官、心理咨询师共同组建家事“三员”队伍,对矛盾双方进行感情劝导、法律辅导、心理疏导。2022年以来,开展走访调查活动200余次,覆盖当事人500余人。


召开“一院两所”联席会议。该团队与公安局、司法局定期研判家事纠纷热点难点问题,通报家事纠纷预防处置情况,监督人身安全保护令履行,关注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联合开展家庭教育普法宣传。两年来召开联席会议10余次、研判案件20余件,普法活动100余次,多部门协同发力,织密家事司法协作网。

“专”字立足

发挥专业解纷新动能


设置专业化家事审判环境。该团队秉承“家和万事兴”的理念,采用现场布置围坐式家事审判庭,注重营造温馨、和谐、和睦的环境氛围,有效缓和当事人的对立情绪,强调家庭的团结,易于家事案件的平和审理,提升家事纠纷化解质效。开展假日法庭、设置巡回审判点,利用假日、夜间错时开庭,深入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社区单位调解,与当事人拉进距离,方便群众诉讼。


组建党小组审判团队。该团队按照“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行政人员+司法警察”模式组建四个党小组审判团队,以地域为划分依据、以党建工作法为抓手,帮助当事人疏导情绪、修复感情、减少对立,既解情结又解法结。 

打出“五令联合”组合拳。该团队用足用活司法措施,对涉家暴类案件从靠前干预到事后预防延伸,督促父母对涉未成年人关爱教育补位,制发人身保护令23份,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卡35份,发出当事人本人到庭令、夫妻共同财产申报令、向相关单位发出协助调查令,撑起家庭弱势方的司法“保护伞”,让家事审判更全面更公正,展示家事司法温度和力度。

“和”字为标

涵养长期和谐新家风



典型案例引领“和”风尚。该团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善良风俗融入裁判说理和调解,对离婚过错方、不履行法定义务方开展法庭教育,并通过发布典型案例、制作离婚案件裁判指引、首判离婚的示范判决等指导解决夫妻共债、过错赔偿、家务补偿等问题,刊发有关家事审判改革意见。

延伸家事服务跟踪问效。该团队对“五令”案件或者涉赡养、探望案件,以及困难当事人,纳入审后跟踪回访清单,由接单法官联合调解员、妇联开展督办回访,督促当事人及时履行,减少执行案件,防止再次发生纠纷或次生伤害。向社区或民政等部门报告困难当事人情况,争取帮助照顾。2022年以来,开展帮教回访活动30余次,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婚姻家庭大讲堂”普法入心。该团队开展民法典进校园、进社区、进乡镇普法活动100余次,为多所学校上万名师生送上预防校园欺凌法治讲座。设立“婚姻家庭大讲堂”,由法官针对性授课,对县域妇联队伍进行法律明白人培训,对冷静期的离婚当事人开展“一对一”情感指导,防止一冷了之,帮助修复婚姻关系,倡树文明家风。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丹巴县法院美人谷天平护家先锋团队坚持党建引领,深入践行为民服务工作宗旨,以维护家庭、婚姻、亲情关系的稳定与和好为原则,努力实现家事纠纷案件“案结事了人和”,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通过平等协商、释法明理、案例示范等方法,能调则调,能判则判,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始发阶段,在持续优化家事审判模式、用党建品牌效应来拓展工作的道路上,以温情司法守万家灯火、以持正守心保家国安宁,在人民心中绘就美好“锋”景。

(焦前瑞)

编辑:贾知若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