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沿滩区升级打造法治服务中心  实现法治服务与企业发展“零距离”

  
2024-08-21 15:05:54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赵文 郭建民 李季 实习生 熊隽菡

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坐落于自贡市沿滩区,地处“成渝中点”“川南腹心”。近年来,为助力园区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产业园区,自贡市沿滩区司法局秉承“企业需求什么,中心服务什么”的理念,在园区内打造企业法治服务中心,实现法治服务从“分散”到“集约”、由“多部门求助”向“只进一扇门”的转变,实现了法治服务与企业发展的“零距离”,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和有效的法治保障。

政法力量下沉 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涉企纠纷、劳资纠纷频发,企业破产案件等问题逐年增加,沿滩区以帮助解决企业及企业员工急难愁盼的法治问题为切入点,以法治服务深度融入园区发展为主要目的,以推动政法力量下沉园区为主要渠道,依托园区原有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阵地,升级打造了党政主导、政法牵头、部门协同、多方参与的企业法治服务中心。

走进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法治宣传牌及标语随处可见,吸引着过往人群的注意。园区内民营企业的法治宣传栏、法律图书角实时更新并调整法律资讯,让企业员工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到与企业发展、职工维权等相关的法律知识。这种全方位的法治宣传,不仅营造了良好的依法治企氛围,也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很关心新能源材料业内发布的相关政策,往往找不到权威的了解渠道。现在能实现各种惠企政策‘一秒计算’‘精准匹配’‘一键直达’。”园区某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为解决园区企业办事难、办事慢的问题,法治服务中心以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人社等单位为主要力量,按照“5+X”模式,设立信息查询共享、投资权益保障、诉讼服务辅导、公共法律服务、商事(劳务)仲裁调解、知识产权权益等六个窗口和多元解纷、法治培训、警保联动三个平台。这种“一站式”服务平台的建立,实现园区企业“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的目标,极大地简化了办事流程,提高了服务效率。同时,中心还由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公安分局、人社局等单位组建七支专业法治服务团队(应收账款拖欠治理审判团队、破产审判团队、涉园区执行团队、“盐之沿卫”涉企检察办案团队、民营企业律师服务团队、警保联动服务队、劳动仲裁服务队),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方便园区企业职工就近享受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提供优质服务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以前办理企业变更手续需要跑多个部门、提交一大堆纸质材料,耗时长不说还容易出错。现在在网上提交一次申请就能搞定所有流程,而且审批速度非常快。”园区某企业负责人感慨。沿滩区积极响应推进“最多跑一次”、“一窗受理”、“一链办理”及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扩展平台,实现企业办事“零跑路”、少跑路。同时,沿滩区全面清理、评估、优化涉企政策,落实涉企减税降费政策和惠企政策,制定《民营经济法律服务工作白皮书》等文件,帮助企业解决各类法律问题。

中心坚持严格公正执法,定期开展涉企行政执法案卷专项检查,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适用、行政执法信息公示等制度。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培训和行政执法监督,建立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和问责制。同时中心加大涉法维权力度,开展民营企业“大走访大调研”法治体检活动和企业合规性建设,为企业把脉问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2022年以来,对民营企业开展了“法治体检”100余次,审查各类合同3000余份,提出法律意见建议90余条,接待法律咨询7000余人次,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264次,挽回企业及农民工经济损失上千万元。

5月,沿滩区委政法委组织区法、检、公、司等单位,以“‘典’进乡村 法护民企”为主题,以民营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组织全国模范人民优秀调解员、村(居)法律顾问等到各乡镇开展民法典“三个一百”主题轮回宣讲,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将服务民营经济普法宣传工作纳入普法规划和“沿娃·滩妹”一月一主题普法列车法治宣传内容,沿滩区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编制印发《沿滩区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持续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

“中心成立以来,以实打实的举措做到‘想民营企业所想、急民营企业所急、解民营企业所忧’,有效实现了服务民营企业零距离。”沿滩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还创新设立“破产巡回审判点”,积极参与园区闲置低效资产处置,截至目前,办理破产案件6件,盘活破产企业4个。通过审判调解为园区25家企业快速收回货款1000万余元,强化执行措施为园区企业收回资金5000万元余元。

编辑:王硼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