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林伶 卢琴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雍剑波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纵深推进,广安市现行户籍政策已无法适应当前人口形势。
针对这一问题,广安市紧紧围绕人口数量、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人口迁移等情况,8月16日,记者从广安市公安局获悉,广安市积极探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通过畅通落户渠道、便利户口迁移、落实“跨省通办”,推动人口有序流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畅通落户渠道 助推劳动力要素有序流动
“我户口在贵州,现在在广安工作生活,想落户广安,但在广安没有合法产权住房。”近日,贵州籍的吴先生来到广安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申请办理落户。
按照以往规定,对于在广安务工但无合法产权住房的人员办理落户,需在居住地或就业地派出所申报登记满6个月,才能办理落户手续。而现在仅需提供录(聘)用合同、劳动合同(或工作证明)、营业执照任意一项材料,就可以办理落户。
吴先生是从市公安局微信平台看到我市出台的户籍制度改革相关政策,才来办理落户的。没想到仅需几分钟时间,业务就办好了。
“这不仅让我们生活更便利,也让我对广安有了更多的归属感。”吴先生高兴地说。
今年4月,广安市印发了《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的通知》,从放宽居住落户、投靠落户、人才落户、试行居住证转户籍制度四个方面全面放开放宽城镇地区落户条件。
根据政策,在城镇地区经常居住、有合法稳定住所或合法稳定就业的人员,可以申请常住户口。投靠对象也进一步放宽至配偶、直系亲属、近亲属,取消子女投靠父母年龄限制。此外,落户政策更加宽松便捷,将市内外在广安求职就业的对象学历放宽至具有中专(职)及以上,将专业技术职业资格或国家职业资格登记技能标准放宽为初级及以上。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居住证与落户有效衔接机制,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居住证持有人可以直接凭证落户,申请材料更简化、落户程序更简便,有力助推了我市劳动力要素有序流动。
便利户口迁移 创新人口服务管理新机制
今年2月,户籍广安,在重庆市巴南区上大学的杨某在重庆报名应征入伍,应征地派出所需对其本人及其家庭成员进行政治考核。重庆市公安局大渡口区分局八桥派出所通过征兵政治考核函件收发“跨省通办”模式,向我市协作地广安区公安分局花桥派出所发起网上协查,花桥派出所按规定在系统中将核查情况进行复函,解决了广渝两地征兵政治考核协查难、效率低等问题,为部队输送优质合格兵源提供了有力保证。
近年来,广安、重庆两地对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需求越来越强烈,但两地在流程设置、实际操作等层面存在行政障碍、系统壁垒、信息不互通等现象,不便于群众办理业务。
为进一步推进户口便利迁移,助力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市公安局松绑户籍限制,加速广安、重庆两地融合发展。我市推行户籍准入同城化,对符合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省外、市外群众,在重庆地区居住登记时间、办理居住证的,申请落户在广安时可以合并计算,实现广安与重庆都市圈居住证互认、户籍准入年限累计互认。
此外,两地还探索更好管理流动人口新路径。今年1月,广安市公安局与重庆市公安局治安总队签署《支持广安探索跨省一体化警务打造川渝警务合作示范区流动人口管理警务合作协议》,推动双方新时代治安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落实跨省通办 让“多地跑”“折返跑”成为历史
与户口簿有关的政务服务事项还有很多,比如新生儿入户办理就让群众省时省力又省心。
从云南到武胜县工作生活的李女士近期喜得千金,但因工作繁忙,二人为给女儿上户犯了难。正当准备请假回老家为女儿办理户口的时候,李女士欣喜地得知我市已开通新生儿入户全国范围“跨省通办”业务,便来到武胜县政务服务大厅户政窗口咨询落户事宜。窗口工作人员悉心为她进行解答,并很快办理了新生儿入户。
“‘跨省通办’太便民了,不然我回老家办这事儿起码得好几天。”顺利办完手续的李女士感叹道。
实际居住地和拟入户地公安机关之间的信息流转,替代居民群众在两地间来回奔波只是改革的一步。
为破解“人户分离”管理服务难题,解决跨省域群众异地办理户口、身份证的高频需求,在上级公安机关统一部署下,市公安局开通户口迁移、户籍证明、新生儿入户、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临时居民身份证5项户政高频事务“跨省通办”,让高频户政业务异地办事不再难,“多地跑”“折返跑”成为历史,群众获得感越来越强。
截至目前,广安市已累计办理户口迁移“跨省通办”4457笔、户籍证明“跨省通办”215笔、新生儿入户“跨省通办”9笔、申领居民身份证2462笔、申领临时居民身份证276笔。